[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焊接用可折叠防风雨棚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49716.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雷佳园;李朝阳;李未龙;赵欣;林宏;马根弟;周煜;袁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H15/48;E04H15/50;E04H15/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41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焊接 可折叠 防风 雨棚 | ||
1.一种钢结构焊接用可折叠防风雨棚,应用于钢结构桥梁焊接过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遮蔽体及侧面遮蔽体;
所述顶部遮蔽体包括第一顶遮蔽体和第二顶遮蔽体,所述第一顶遮蔽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的一侧铰接;
所述侧面遮蔽体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遮蔽体和第二侧遮蔽体,所述第一侧遮蔽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的另一侧铰接,所述第二侧遮蔽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的另一侧铰接;
当受到与所述侧面遮蔽体垂直的作用力时,所述可折叠防风雨棚可以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顶遮蔽体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之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所述第一侧遮蔽体和所述第二侧遮蔽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顶遮蔽体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之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一侧遮蔽体和所述第二侧遮蔽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所述可折叠防风雨棚具体包括:多组支撑架,所述多组支撑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侧面遮蔽体水平延伸的方向;
单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五支撑柱、第六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四支撑杆的长度之和,所述第五支撑柱及所述第六支撑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并铰接于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第一端通过限位连接件铰接并铰接于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五支撑柱的顶端铰接并铰接于第三铰接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第二端、所述第六支撑柱的顶端铰接并铰接于第四铰接点;
所述多组支撑架之间的所述第一铰接点之间通过第一横梁连接,所述多组支撑架之间的所述第三铰接点之间通过第二横梁连接,所述多组支撑架之间的所述第四铰接点之间通过第三横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焊接用可折叠防风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包括第一顶遮蔽体框架及填充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框架内的第一顶遮蔽体身,所述第一顶遮蔽体框架由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所述多组支撑架中的所述第一支撑杆构成;
所述第二顶遮蔽体包括第二顶遮蔽体框架及填充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框架内的第二顶遮蔽体身,所述第二顶遮蔽体框架由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三横梁、所述多组支撑架中的所述第二支撑杆构成;
所述第一侧遮蔽体包括第一侧遮蔽体框架及填充于所述第一侧遮蔽体框架内的第一侧遮蔽体身,所述第一侧遮蔽体框架由所述第一横梁、所述多组支撑架中的所述第五支撑柱构成;
所述第二侧遮蔽体包括第二侧遮蔽体框架及填充于所述第二侧遮蔽体框架内的第二侧遮蔽体身,所述第二侧遮蔽体框架由所述第二横梁、所述多组支撑架中的所述第六支撑柱构成;
所述第一顶遮蔽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的一侧铰接,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顶遮蔽体通过所述第一侧遮蔽体框架的多组所述第五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框架的多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之间的铰接,以实现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的铰接;
所述第一侧遮蔽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的另一侧铰接,具体包括:所述第一侧遮蔽体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侧遮蔽体框架的多组所述第五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框架的多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之间的铰接,以实现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的另一侧的铰接;
所述第二侧遮蔽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的另一侧铰接,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侧遮蔽体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侧遮蔽体框架的多组所述第六支撑柱的顶端和所述第二顶遮蔽体框架的多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之间的铰接,以实现与所述第二顶遮蔽体的另一侧的铰接;
所述展开状态下,同组所述支撑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为所述第一角度,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处于第一限位状态,所述第五支撑柱与所述第六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折叠状态下,同组所述支撑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为所述第二角度,所述第三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处于第二限位状态,所述第五支撑柱与所述第六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二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焊接用可折叠防风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遮蔽体身及第二顶遮蔽体身由透明防水材料一体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97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