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49987.X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所良;李勇;汪小宇;陈平;郑维师;徐洋;杨发;许伟星;徐杰;武龙;谢新秋;李珊;武月荣;唐冬珠;付振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C09K8/8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冻点 液态 可回收 清洁 压裂液稠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质量百分比的液态粘弹性表面活性剂5%‑10%,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40%‑50%,醇20%‑30%,水溶性无机盐5%‑10%,水溶性有机盐10%‑20%,pH调节剂2%‑10%,其余为水组成。本发明在‑10℃至常温环境条件下保持可流动均匀液体状态,与1‑2℃冰水混合20‑40s可交联形成压裂液。本发明呈液态,具有低冻点、可直接混配、返排液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解决液态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冬季凝固问题,保障秋冬季寒冷季节压裂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各油田不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水平以来,油田根据生产实际,全面开展钻井压裂冬季施工,不断提升致密油气层改造技术水平。地处北方的油田,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气温普遍在0℃以下,甚至低至-20℃。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易出现:①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低温(<10℃)下分层、沉淀、凝固现象,泵送困难;②在低温(1-2℃)冰水中,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交联延迟时间>3min,不能满足现场压裂施工的技术要求;③低温(1-2℃)冰水中,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粘度低,携砂能力差。目前主要解决技术途径有:①配备保温罐,②蒸汽加热方式,但是均存在施工效率低、效果差、成本高等难题。因此,要解决北方油田秋冬季节天气寒冷时节压裂施工难题,只有大幅度降低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凝固点,提高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低温交联性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难题,保障秋冬季节压裂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10℃的低温环境下,能够流动均匀液体状态,不分层、无沉淀且不凝固,从而满足现场混砂车比例泵泵送要求的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结束后现场无残留液体且无污水排放的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直接混配连续施工,降低劳动强度且简化压裂工序、提高施工效率的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包括如下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液态粘弹性表面活性剂5%-10%,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40%-50%,醇20%-30%,水溶性无机盐5%-10%,水溶性有机盐10%-20%,pH调节剂2%-10%,其余为水。
所述的液态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是C16-C22不饱和碳链烷基氧化胺、C16-C22不饱和碳链烷基甜菜碱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所述的C16-C22不饱和碳链烷基氧化胺和C16-C22不饱和碳链烷基甜菜碱是月桂酸、硬脂酸、椰油酸、油酸、花生油酸、芥酸、棕榈酸一种、两种或多种的衍生物混合而成。
所述的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是C12-C16长链烷基甜菜碱、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所述的醇是由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所述的水溶性无机盐可以是水溶性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氯化钙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所述的水溶性有机盐可以是水溶性甲酸钠、草酸钠、苯磺酸钠、水杨酸钠、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所述的pH调节剂是柠檬酸、草酸、乳酸、醋酸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一种利用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制备压裂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配比称取组分并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49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