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铝残渣回收用的筛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0701.X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素侠 |
主分类号: | B02C19/22 | 分类号: | B02C19/22;B02C23/16;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渣 回收 筛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铝残渣回收用的筛分装置,包括有筛分机主体,所述筛分机主体入料口的底端水平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套设有第一旋转琨和第二旋转琨,所述第一旋转琨和所述第二旋转琨的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包裹有螺旋叶片,且所述第一旋转琨和所述第二旋转琨的底端设有第一振动筛,所述第一振动筛底端的四个顶角处逐一安装有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安装有第二振动筛。本发明通过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旋转琨、第二旋转琨和螺旋叶片,能将块状的废铝残渣打散,分离铝渣与铝灰,之后通过第一振动筛和第二振动筛进行筛分,提高了筛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废铝残渣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铝残渣回收用的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铝残渣回收技术中,对废铝残渣进行筛分时,一般采用筛分机进行筛分,但是废铝残渣中除了铝渣一般还含有铝灰,铝渣一般与铝灰等粘连在一起形成块状,使用筛分机无法将二者分离,导致筛分不彻底,影响筛分效果,有时甚至需要进行二次筛分,降低了废铝残渣的筛分效率,拖慢了铝渣的回收进度。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能提高废铝残渣筛分效果,提高铝渣筛分效率的筛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废铝残渣回收用的筛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铝残渣回收用的筛分装置,包括有筛分机主体,所述筛分机主体入料口的底端水平设有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贯穿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壳体通过滚珠轴承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套设有第一旋转琨和第二旋转琨,所述第一旋转琨和所述第二旋转琨的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包裹有螺旋叶片,且所述第一旋转琨和所述第二旋转琨的底端设有第一振动筛,所述第一振动筛的两端均通过球面副与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内壁呈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振动筛底端的四个顶角处通过螺栓逐一安装有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振动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振动筛的底端边缘处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底部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振动筛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挡板的内侧均水平交错设有多个空心柱,多个所述空心柱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振动筛的顶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空心柱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弹力球,且多个所述空心柱的顶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振动筛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后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壳体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与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内底板相接触但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机主体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支撑板,且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至所述筛分机主体外的一端分别贯穿设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从动轮呈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所述主动轮的一端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通过螺栓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底端通过螺栓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振动筛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通过螺栓对称安装有减震器,四个所述减震器的顶部均通过螺栓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前端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且所述筛分机主体的内底板上远离所述推板的一端垂直贯穿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的底端通过铰链连接有出料口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素侠,未经李素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腺尿苷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