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车轴草提取物用作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0784.2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熊登科;黄志军;吴木琴;向阳;熊莉;曾庆恢;刘英;吴保明;宋畅;姚润;卢敏;王绮;李念;余敏;彭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2;A61K36/48;A61P17/00;A23L33/105;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5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轴 提取物 用作 酪氨酸 抑制剂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红车轴草提取物用作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用途。体外酶活试验结果表明:红车轴草水提取物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因此,红车轴草提取物是一种优良的酪氨酸酶天然抑制剂,有进一步开发成美容化妆品或皮肤用药的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车轴草提取物的一种新用途,尤其是在用作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红车轴草(Trifolium pretense L.)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车轴草属(Trifoliumlinn.)植物,为一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又名三叶草、红花苜蓿、红三叶、红荷兰翘摇等。红车轴草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主要散布于湖北、新疆、云南等地,资源较为丰富。我国民间将红车轴草花序入药,主要用于止咳、止喘以及解痉等,将其制成软膏后可治疗局部溃疡。该植物主要含异黄酮、黄酮、香豆素、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人体内的激素水平具有双向调节功能,从而能治疗多种与雌激素水平紊乱有关的妇科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随着对红车轴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还发现其对抗癌、抗疟、祛痰、解痉等有一定作用,可用于治疗百日咳及支气管炎等症。
酪氨酸酶(Tyrosinase)是一种氧化酶,是调控黑色素生成的限速酶,在黑色素生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催化L-酪氨酸合成L-多巴,然后将多巴氧化生成多巴醌,进而形成色素,其在人体中过量表达是导致雀斑、黄褐斑、黑色素瘤等色素沉着的主要原因,在目前使用较多的脱色剂中,氢醌、曲酸、含汞制剂、过氧化氢等都是毒性较大的物质,故寻找天然有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是美白化妆品及皮肤用药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红车轴草提取物用作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新用途。
体外酶活试验结果表明:红车轴草水提取物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活性高于水提取物,而40%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接近于洋甘菊。
以上结果表明:红车轴草提取物是一种优良的酪氨酸酶天然抑制剂,有进一步开发成化妆品或皮肤用药的潜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
红车轴草提取物既可单独作为活性成分用于酪氨酸酶抑制剂,也可与其它具有相同活性的成分如洋甘菊提取物、熊果苷等一起作为活性成分用于酪氨酸酶抑制剂,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所述酪氨酸酶抑制剂中除了含有活性成分,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优选地,所述红车轴草提取物是红车轴草醇提取物,所述醇包括但不限于乙醇、甲醇、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等一元或多元醇。
本发明优选地是20-80%乙醇。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地是40%乙醇。
基于以上发明,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化妆品或日化用品,所述化妆品或日化用品中含有美白剂,所述美白剂是红车轴草提取物。所述化妆品包括面膜、乳液、霜膏等剂型,所述日化用品包括香皂、沐浴露等产品剂型。所述化妆品或日化用品的主要功能是美白。
基于以上发明,本发明再进一步提供一种治疗黑色素沉着所导致疾病的药物,该药物的活性成分是红车轴草提取物。所述黑色素沉着所导致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雀斑、黄褐斑、黑色素瘤。
当然,本发明的用途远不局限于此,鉴于酪氨酸酶在细菌、微生物、植物、动物中都广泛存在且发挥重要作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抑制剂在农业、畜牧业、食品添加剂等领域也具有重大应用潜力,只要是与酪氨酸酶抑制剂有关的用途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更详尽的方案请参阅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红车轴草提取物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0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