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1955.3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晖;王一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2 | 分类号: | H01R13/512;H01R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李征;寿宁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固 螺母 安装 插座 防松脱 结构 | ||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该防松脱结构包括旋紧在穿舱插座壳体上的紧固螺母、周向止转装配在穿舱插座壳体前端且被紧固螺母压紧在安装舱板上的止动垫片以及实现所述止动垫片和紧固螺母之间径向限位的保险丝。本发明通过新型高可靠的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紧固防松脱结构的应用,能够解决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在高振动环境下的松脱问题,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穿舱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
背景技术
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是安装在舱板处用于实现穿舱连接的插座,其在安装时,轴向插入舱板的安装孔内,一侧的安装盘与舱板贴紧,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母进行紧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紧固侧的紧固螺母打保险丝防松处理。
传统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设计方法有两种:
一是在紧固螺母圆周上均布保险丝孔,同时将紧固螺母的内螺纹设置为左旋螺纹。与之配合的插头安装方式为右旋安装,将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紧固螺母与配合的插头打保险,实现连接组件的防松紧固。而这种防松脱结构设计,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必须与配合安装的插头打保险才能实现连接组件的紧固,如果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为备用插座,正常使用时没有与之相配合的插头,则此螺母安装穿舱插座不能实现自身紧固,会有松动与舱板脱开的风险。
二是采用双紧固螺母结构,在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紧固端安装两个相同的紧固螺母,通过增大摩擦力进行防松。两个紧固螺母对顶拧紧后,螺母始终受到附加的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工作载荷有变化时该摩擦力仍然存在,起防松作用。采用这种防松脱结构设计,在双螺母拧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上下螺母的拧紧力矩。若存在施加在上螺母上的力矩不足以克服下螺母承受的压力的情况,上下螺母只相当于一个螺母,在受到交变载荷时,双螺母的螺旋副间的摩擦力可能减小或瞬间消失,起不到防松效果。由于螺纹旋向相同,双螺母之间通过保险丝打保险也并不能提高防松能力。因此双螺母结构不能用于抗振性要求非常高的环境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使其通过加设与穿舱壳体周向止转的止动垫片,然后将该止动垫片与紧固螺母通过保险丝固定,实现紧固螺母的周向止转,从而实现穿舱插座的自身和连接的紧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该防松脱结构包括旋紧在穿舱插座壳体上的紧固螺母、周向止转装配在穿舱插座壳体前端且被紧固螺母压紧在安装舱板上的止动垫片以及实现所述止动垫片和紧固螺母之间径向限位的保险丝。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其中所述的穿舱插座壳体与止动垫片通过其接触面处的凹凸配合实现周向止转。
前述的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其中所述的穿舱插座外壳体前端外周面设有凹形结构,所述止动垫片内设有与之适配实现周向止转的凸型结构。
前述的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其中所述的穿舱插座外壳体前端外周面设有至少一个外周面扁结构和/或至少一个键槽,所述止动垫片内圈设有与之配合实现周向止转的内周面扁结构和/或相应的凸键。
前述的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其中所述的止动垫片外周面上凸设有多个保险丝穿孔。
前述的紧固螺母安装穿舱插座的防松脱结构,其中所述的止动垫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1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