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2408.7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王梓骄;谢国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F16F9/36;F16F9/53;F16F9/5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流变 减振器 | ||
1.一种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工作缸(1)、活塞杆Ⅰ(2)、活塞杆Ⅱ(3)、电磁活塞Ⅰ(4)、电磁活塞Ⅱ(5)、磁流变液(6)、线圈(7)、弹簧(9),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电磁活塞Ⅱ(5)按照由左到右的方向依次设于工作缸(1)内,所述的工作缸(1)内填充磁流变液(6);
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与活塞杆Ⅰ(2)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磁活塞Ⅱ(5)上设有对应活塞杆Ⅰ(2)的通孔Ⅰ,所述的活塞杆Ⅰ(2)的前端经过通孔Ⅰ后从工作缸(1)的右端伸出工作缸(1)之外;所述的电磁活塞Ⅱ(5)与活塞杆Ⅱ(3)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上设有对应活塞杆Ⅱ(3)的通孔Ⅱ,所述的活塞杆Ⅱ(3)的前端经过通孔Ⅱ后从工作缸(1)的左端伸出工作缸(1)之外;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能相对活塞杆Ⅱ(3)滑动,所述的电磁活塞Ⅱ(5)能相对活塞杆Ⅰ(2)滑动;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的右端面和电磁活塞Ⅱ(5)的左端面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的活塞杆Ⅰ(2)的直径小于通孔Ⅰ的直径,所述的活塞杆Ⅱ(3)的直径小于通孔Ⅱ的直径;
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电磁活塞Ⅱ(5)的外圆面上分别设有线圈环槽,该线圈环槽内设有线圈(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磁套(10)和导磁套端盖(11),所述的导磁套(10)套装于工作缸(1)内壁上,延伸至工作缸(1)的左右两侧,导磁套(10)的两端通过导磁套端盖(11)封闭,所述的导磁套端盖(11)位于工作缸(1)两端开口处的内壁上;所述的磁流变液(6)、电磁活塞Ⅰ(4)、电磁活塞Ⅱ(5)均设于导磁套(10)内;所述的活塞杆Ⅰ(2)、活塞杆Ⅱ(3)先经过的导磁套端盖(11)上的活塞杆孔然后穿出工作缸(1)之外;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电磁活塞Ⅱ(5)的外圆面与导磁套(10)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线圈(7)的外圆面与导磁套(10)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套端盖(11)上的活塞杆孔的内壁设有密封环槽Ⅰ,该密封环槽Ⅰ内设有密封圈(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套(10)内壁的两端上设有活塞杆导向环(13),所述的活塞杆导向环(13)上设有导向孔,所述的活塞杆Ⅰ(2)、活塞杆Ⅱ(3)分别经过一端的导向孔穿过活塞杆导向环(1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活塞Ⅰ(4)、电磁活塞Ⅱ(5)的外圆面与导磁套(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大小为0.3mm-20mm;所述的通孔Ⅰ的直径比活塞杆Ⅰ(2)的直径大0.6mm-40mm,所述的通孔Ⅱ的直径比活塞杆Ⅱ(3)的直径大0.6mm-4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工作缸(1)包括缸体(8)、端盖(16);所述的端盖(16)设有两块,分别通过六角圆柱头螺钉(17)固定安装于缸体(8)的两端,接触并压紧导磁套(10)两端的导磁套端盖(11);两块端盖(16)上分别设有活塞杆孔,所述的活塞杆Ⅰ(2)、活塞杆Ⅱ(3)经过分别经过一端端盖(16)上的活塞杆孔穿过该端盖(16)。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缸(1)为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的导磁套(10)和导磁套端盖(11)由导磁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Ⅰ(2)的末端穿过电磁活塞Ⅰ(4)的左端面,其上设置螺母Ⅰ(14)固定;所述的活塞杆Ⅱ(3)的末端穿过电磁活塞Ⅱ(5)的右端面,其上设置螺母Ⅱ(15)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Ⅰ(2)、活塞杆Ⅱ(3)前端上分别设有吊环(1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Ⅰ(2)、活塞杆Ⅱ(3)内分别设有引线槽(19),所述的引线槽(19)内设置电线分别连接电磁活塞Ⅰ(4)、电磁活塞Ⅱ(5)上的线圈(7)和外部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24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