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近距离导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2548.4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赵振武;杨护红;邵腾;祁方晓;郭乐乐;王龙;张中元;张凯华;方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1S15/08;G01S15/931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浩;冷锦超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近距离 导航 方法 | ||
1.一种车辆近距离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导航目标简化为两个标杆,包括第一标杆(1)和第二标杆(2),所述标杆之间的区域构成导航目标区域,在车辆前部设置四个超声波测距模块,其中车辆右侧设置有第一测距模块(3)和第二测距模块(4),车辆左侧设置有第三测距模块(5)和第四测距模块(6);
步骤二:当车辆行使至地点A时,
所述第一测距模块(3)和第三测距模块(5)均向第一标杆(1)发射超声波;
所述第二测距模块(4)和第四测距模块(6)均向第二标杆(2)发射超声波;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一测距模块(3)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一测距模块(3)与第一标杆(1)的水平实际距离L1;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测距模块(4)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二测距模块(3)与第二标杆(1)的水平实际距离L2;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三测距模块(5)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三测距模块(3)与第一标杆(1)的水平实际距离L3;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四测距模块(6)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四测距模块(3)与第二标杆(1)的水平实际距离L4;
上述距离数据L1-L4由测距模块发送至车载微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储存;
步骤三:经过一段时间,当车辆行使至地点B时,
所述第一测距模块(3)和第三测距模块(5)均向第一标杆(1)发射超声波;
所述第二测距模块(4)和第四测距模块(6)均向第二标杆(2)发射超声波;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一测距模块(3)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一测距模块(3)与第一标杆(1)的水平预定距离L11;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测距模块(4)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二测距模块(3)与第二标杆(1)的水平预定距离L12;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三测距模块(5)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三测距模块(3)与第一标杆(1)的水平预定距离L13;
经过一段时间后第四测距模块(6)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并计算得出当前第四测距模块(3)与第二标杆(1)的水平预定距离L14;
上述距离数据L11-L14由测距模块发送至车载微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储存;
步骤四:车载微控制器对采集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基于车辆在地点B与地点A时与标杆的距离比值定义如下数值:
第一测距端距离变化值l1的计算公式为:;
第二测距端距离变化值l2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测距端距离变化值l3的计算公式为:;
第四测距端距离变化值l4的计算公式为:;
步骤五:车辆在行使过程中,司机需时刻调整车辆行使方向,保证各测距端距离变化值满足如下公式:;当满足上述公式后,司机需保持车辆低速直线行使;
步骤六:当车辆行使使各测距端距离变化值满足公式时,则当前车辆被导航至目标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25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