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3871.3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申海生;丁永红;和卫红;石怀峰;秦树林;赵春洲;邹虎;谢永存;田小青;王波;王再峰;郝立宾;张文伟;王坤;王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李村煤矿;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C02F103/10;C02F10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0466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污染物 深度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主体呈柱状,装置主体的最外层设有网状外壳,主体的底部与顶部由密封板密封,主体的顶部设有出水口,网状外壳里自外向内依次设有微滤层、离子交换层和超滤层,超滤层顶部与出水口连通,出水口管路连接有抽吸泵。本发明所述的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为浸没式,通过抽吸泵加压,矿井水依次经过微滤层、离子交换层、超滤层,经由超滤层顶部出水口出水,实现矿井水中污染物的分离与去除。该装置针对含有微量有机污染物及氟离子的矿井水进行处理,能直接置于矿井水处理系统中的出水澄清池中,无需额外占地,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井水是指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水、清洗水、井下用水等,大部分的废水与煤层、岩层接触,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其污染特征在于含有较多的悬浮颗粒污染物,难沉淀,且含有废机油、乳化油等等。矿井水的排放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且造成了地下水的流失和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深度净化处理矿井水、满足高排放标准要求对于煤炭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地区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煤矿矿井水产水量大,常用的矿井水处理技术以絮凝沉淀、吸附过滤为主,主要去除矿井水中的悬浮污染物与部分的可溶性有机物,对矿井水中的无机离子、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率低。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提高,许多地区提倡或以及施行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地表III类水质标准后排放,或实现矿井水的回用。由于我国煤层地质条件特殊,产出的矿井水高矿化度较高,溶解性污染物浓度高,F离子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常常出现出水COD与氟离子超标的情况。
如中国专利ZL201310097695.5公开了一种矿井水井下处理的磁分离方法及装置,其装置主要针对矿井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较为有效的去除,对无机离子的去除效果甚微,出水COD<30mg/L,无法满足地表III类水水质标准。中国专利ZL201310369980.8公开了另一种矿井水处理方法及装置,其装置特征在于使用了反渗透膜与纳滤膜,虽然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反渗透膜的投资成本较高、容易发生堵塞,还需要额外占地。总体来说,对于矿井水的处理,目前仍然缺乏高效经济的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针对含有微量有机污染物及氟离子的矿井水进行处理,能直接置于矿井水处理系统中的出水澄清池中,无需额外占地,经济实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装置主体呈柱状,装置主体的最外层设有网状外壳,主体的底部与顶部由密封板密封,主体的顶部设有出水口,网状外壳里自外向内依次设有微滤层、离子交换层和超滤层,超滤层顶部与出水口连通,出水口管路连接有抽吸泵。本发明所述的矿井水微污染物深度处理装置为浸没式,通过抽吸泵加压,矿井水依次经过微滤层、离子交换层、超滤层,经由超滤层顶部出水口出水,实现矿井水中污染物的分离与去除。
矿井水经过絮凝沉淀、吸附过滤等初步预处理后,水质达到COD<50mg/L、SS<10mg/L,F-<10mg/L,储存于出水澄清池(或出水储池)中,本发明所述装置浸没于澄清池(或出水储池)内,多个装置可通过出水口并联,形成多个一体化矿井水净化装置,装置使用时为一用一备,便于滤膜与树脂的更换、再生,更换和再生周期约6~15个月,具体时间视水质情况而定。
作为优选,所述抽吸泵的抽吸压力为-1.5~-1.0MPa,泵体自带压力表,泵进出口设有高压阀门。
作为优选,超滤层设于装置主体轴心处。
作为优选,装置主体呈圆柱状,高径比为3~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李村煤矿;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李村煤矿;煤科集团杭州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3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