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真炭火电焙笼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3941.5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宏;汤一;黄珍;童建锋;张警备;任亮;张振宇;张诚荣;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茗茶机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33332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笼 蓄热板 壳体 间隙形成 送风通道 余热回收 降温器 内循环 茶叶 补氧 烘板 高分子材料涂层 内循环通道 电加热管 仿真炭火 送风路径 外表面具 优化仿真 镂空 纳米级 热循环 炭火 烘焙 匹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炭火电焙笼,包括热内循环壳体、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蓄热板、焙笼;蓄热板与焙笼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送风通道,焙笼上具有镂空的茶叶烘板,该茶叶烘板处于送风通道的送风路径上;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与热内循环壳体匹配,蓄热板内具有电加热管,蓄热板外表面具有纳米级高分子材料涂层,焙笼与热循环壳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形成内循环通道。本发明可解决如何优化仿真炭火电焙笼结构使其能更好的对茶叶进行烘焙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茶叶进行烘焙的装置,其在电蓄热板上进行纳米级高分子材料涂层处理,同时增加补氧,加速和改善茶叶风味的形成,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烘焙或者炭焙工作,使得茶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色泽油润、外表“起霜”、耐储存,在茶汤口感、香气上具独特风韵。现有的炭焙装置包括焙穴、木炭、炭火盆,装置笨重固定,无法便携,以木炭作为发热源,能源消耗大,燃烧时排放有害气体,现有的炭焙工艺方法:首先在焙间建好焙穴,用木炭为燃料在焙穴生成炭火盆,装炭时需将炭填实,填均匀,劳动强度大,技术性强;点火后,待燃至炭堆表面出现一层白炭灰时,盖上炭灰,热量损失大,焙火温度的高与低则主要依靠焙茶师傅手背触摸焙笼温度,凭主观感觉和经验把握炭焙温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真炭火电焙笼,解决如何优化仿真炭火电焙笼结构使其能更好的对茶叶进行烘焙的技术问题。
仿真炭火电焙笼,包括热内循环壳体、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蓄热板、焙笼;蓄热板与焙笼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形成送风通道,焙笼上具有镂空的茶叶烘板,该茶叶烘板处于送风通道的送风路径上;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与热内循环壳体匹配,蓄热板内具有电加热管,蓄热板外表面具有纳米级高分子材料涂层。
所述焙笼处于热内循环壳体内部,该热内循环壳体底部侧面具有第一进风孔,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处于热内循环壳体内的第一置物板上,该第一置物板与上述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配合的位置具有引风口,该引风口与上述第一进风孔匹配。
所述热内循环壳体的顶盖与热内循环壳体的中下部成活动铰接连接,该顶盖具有排湿口,排湿口上匹配有调节排湿口大小的调节板。
所述热内循环壳体或茶叶烘板或焙笼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焙笼为两个圆锥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茶叶烘板处于两个圆锥体或圆柱体的中间横向位置。
所述第一间隙为环形间隙,热循环壳体内部配置有第二置物板,蓄热板通过横向设置在第二置物板配置在热循环壳体内部,在该环形间隙的下方,该第二置物板配置有多个第二进风孔。
所述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为引风机,该引风机与第二置物板之间配置有匀风板,该匀风板的中间位置具有匀风口。
所述热内循环壳体的顶盖及蓄热板配置有温度传感器,蓄热板上的温度传感器匹配有控制器。
所述第一置物板、第二置物板、匀风板通过板托横向固定在热内循环壳体内。
所述焙笼中间位置还具有一个茶叶烘板托架,茶叶烘板活动的放置在该茶叶烘板托架上。
所述焙笼与热循环壳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形成内循环通道。
所述茶叶烘板为平板或者曲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配置补氧余热回收降温器实现补氧,这样原先茶叶烘焙由静态补氧方式改变成动态持续补氧,实现工艺上独特创新。
2:通过配置蓄热板,该蓄热板为高蓄热能力即高热溶比的储热板,这样高效利用热能,防止传统电加热管或者电加热丝加热时热惯性问题,利于温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茗茶机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红茗茶机成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3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币状薄片茶压制机
- 下一篇:一种红茶的光质萎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