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4104.4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之谷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话筒 伸缩 防纽绞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包括收纳盒、话筒线、公插头连接器壳体和母插头连接器壳体,所述话筒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排线壳体,且排线壳体的内部将话筒线的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及接地线三根连接线通过粘粘胶进行固定,两个所述排线壳体分别安装于公插头连接器壳体和母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内部,本发明涉及话筒配件技术领域。该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可实现通过采用分相圆盘结构使两根信号线和接电线都能够进行很好的转动防纽绞设置,在话筒摇晃或者受到外界撞击时,防止出现接触不良,导致话筒使用时信号间断传输的情况发生,从而很好的保证了话筒线的正常防纽绞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话筒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式话筒的话筒线伸缩防纽绞结构。
背景技术
话筒被称为括音器,在话筒筒身上设有开关按钮,筒身上端是能输入语音信号的金属网构成的话筒头,筒身的下端与话筒线连接,话筒线主要用于麦克风和音响设备的连接,在线缆大类中应该被划归为弱电控制电缆,采用单芯或双芯外包屏蔽的做法,话筒线用于将收到的语音信号传输到练歌厅的各种音频设备上,当用户在握着话筒筒身使用时,有的时候会左右换手使用,有的时候是在放下或拿起话筒等过程中,话筒会发生旋转,因此连接在话筒筒身下端的话筒线就会发生纽绞,当话筒线发生纽绞时,筒身和话筒线的连接部位就会因纽绞而导致扭弯,为使用方便,必须定期的将扭弯解开,扭弯和解开扭弯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其话筒线扭弯力的限界值也在逐渐变小,其结果将导致话筒线的断线,传统话筒线的断线,主要发生在话筒筒身和话筒线的连接部位,即筒身内部的下端,当该处断线时,将无法进行修理,所以只能重新购买新的电气产品来替换原来的话筒线,这样一来,就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及其使用负担。
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0510055336.9的话筒线的防纽绞装置,该专利是采用带开关的筒身上端安装话筒头,筒身下端利用钩扣可以装卸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下端连接话筒线组成的话筒上,所述话筒线的上端构成固定器,其固定器上形成导槽,所述导槽插入分两个形成的连接部件的导向突起,再用螺丝结合连接部件,然后将所述结合固定器的连接部件,利用螺丝结合在连接器的下端,构成防纽绞装置,然而,这样的只是通过钩扣将导电端头与端子片进行连接接触,并且单一的使用螺钉进行连接固定,这样的技术手段只能适用于一些单信号传输的话筒连接,而对于多信号传输且需接地安全保护的话筒线是不适用的,同时单一的使用钩扣连接,在话筒摇晃或者受到外界撞击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话筒使用时信号间断传输的情况发生,同时采用螺钉连接拆装十分不方便。
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0820003522.7的电话话筒线防绞结插接头,该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话话筒线防绞结插接头是由电话话筒线插座、活动节插头与活动节插座、话筒线插头经机械组合构成,话筒线插座、活动节插头是在一个圆形绝缘体中由两根金属导线组成的话筒线插座与一端设置一空心圆柱为活动节插头组成,活动节插座与话筒线插头为一整体,话筒线插头中的两根金属导线与分别与设置的两根金属弹簧片连接,同样只能适用于一些单信号传输的话筒连接,而对于多信号传输且需接地安全保护的话筒线是不适用的,单一的使用触头和铜片的连接,在话筒摇晃或者受到外界撞击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话筒使用时信号间断传输的情况发生。
由以上两个参考专利可知,现有的话筒线防纽绞结构的结构单一,只能适用于一些单信号传输的话筒连接,而对于多信号传输且需接地安全保护的话筒线是不适用的,在许多对话筒传输要求较高的场合,两根信号线和接电线都需要连接话筒,且单一的使用环形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在话筒摇晃或者受到外界撞击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导致话筒使用时信号间断传输的情况发生,不能实现将话筒线的三根连接线分离设计成自压式连接接触,从而不能保证话筒线的正常防纽绞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之谷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之谷互联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4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