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回路线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4177.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5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宇世权;邹芒;方广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汇精智能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回路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回路线的成型方法,包括:(1)冲孔;(2)对第一驱动回路线的两悬边外侧及第二驱动回路线的外侧边进行冲切成形,所述的第一、第二驱动回路线相邻布置且沿料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3)对驱动回路线的内侧边进行冲切处理;(4)侧边向上折弯;(5)两悬边内侧进行切边处理,且此次冲切与步骤(3)的冲切之间预留一拉筋;(6)上侧悬边进行折弯处理;(7)冲切拉筋;(8)冲切料带边缘,得到驱动回路线成品;通过在驱动回路线的内侧预留拉筋,有效的克服了传统冲切方法容易造成开口尺寸变大或变小的问题,降低了冲切成型和弯折成型对于最终开口尺寸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电器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回路线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驱动回路线是低压电器中使用的一种零部件,其材质为紫铜,结构形状整体呈C字形,且在C字形的悬臂及侧边上分别进行了折弯;在现有的成型方法中,采用长条状的紫铜料带通过模具进行冲压成型,最终成型的C字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开口尺寸,且该开口尺寸的规格要求为±5条,即±50μm,而现有的成型模具,其最终制作得到的驱动回路线的开口尺寸只能保证在±20条,即±200μm,难以满足高精度驱动回路线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回路线的成型方法,提高该驱动回路线的成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驱动回路线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冲孔;
(2)第一次切外形,对第一驱动回路线的两悬边外侧及第二驱动回路线的外侧边进行冲切成形,所述的第一、第二驱动回路线相邻布置且沿料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
(3)第二次切外形,对驱动回路线的内侧边进行冲切处理;
(4)将驱动回路线的侧边进行向上折弯;
(5)对驱动回路线的两悬边内侧进行切边处理,且此次冲切与步骤(3)的冲切之间预留一拉筋,所述拉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驱动回路线的两悬边上;
(6)对驱动回路线的上侧悬边进行折弯处理;
(7)冲切拉筋;
(8)冲切料带边缘,得到驱动回路线成品。
优选的,步骤(5)中,预留的拉筋的宽度为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驱动回路线的成型方法,通过在驱动回路线的内侧预留拉筋,并进行分步式的冲切成型,有效的克服了传统冲切方法容易造成开口尺寸变大或变小的问题,降低了冲切成型和弯折成型对于最终开口尺寸的影响,提高了驱动回路线的成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驱动回路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驱动回路线的加工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结合图1所示为本发明中驱动回路线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形状整体呈C字形,包括侧边1,以及位于侧边两端向一侧延伸的第一悬臂2和第二悬臂3,所述侧边1和第一悬臂2的悬端均向上弯折,在最终成型后,第一悬臂2与第二悬臂3的悬端之间的距离即为该驱动回路线的开口尺寸。
为了提高该驱动回路线成品的精度,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回路线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汇精智能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汇精智能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4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粘散热型阻尼涂料
- 下一篇:一种软磁铁氧体磁芯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