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晶/陶瓷电热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4632.X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葛铁军;钟亚龙;李瑞雄;唐昊洋;赵媛媛;张名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电热 制备 方法 | ||
一种碳晶/陶瓷电热板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电热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碳晶粉的制备:将碳纤维粉碎成长度1cm以下,再将碳纤维放入配比为35%二甲苯、55%的丙酮溶液、10%的二丙二醇二甲醚溶液的混合溶液中浸泡、烘干,再放入球磨机加工成碳晶粉。碳晶板的制备:将碳晶粉和KH‑570按50:1混入乙醇中,再添加助剂并用机械球摩2小时,加入固化剂后将碳晶涂层涂在陶瓷板上。将两块陶瓷板合并后装上电极。本发明配方、工艺简单有效,电热板发热速度极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热板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碳晶/陶瓷电热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素晶体是由改性的碳素类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经过球磨、软化、提纯、萃取等多道工序而提炼出的纳米级微小晶体。大量的碳素晶体在电场作用下,能够相互摩擦、震荡,晶体在电场的作用下作“布郎运动”,并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实现“电能→热能”的转换。碳素晶体的“电---热”转换效率达到了99%以上。是至今为止发现的“电---热”转换效率最高的材料,它的转换效率比最常用的铜丝(电热丝)高出20%以上。专利号CN 104202846 A提出了一种可卷曲发热热塑材料,填料为石墨、 炭黑,发热效果一般。专利号CN 102932974A发明了以胶体石墨、导电炭黑、纳米碳粉为电 热填料的电热膜,配方复杂、不便于大规模生产。
陶瓷的成分一般是SiO2和Al2O3,其中Al2O3含量一般在30%左右,SiO2含量在50%——60%左右,要比塑料的导热系数高,本发明就从基体入手,提高电热板的散热速度。
由于碳晶的碳素特性,碳晶主要有两部分热量组成,一部分是电路中电流对电阻做的功,电能被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是因为碳晶的晶体结构,晶格之间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震动摩擦,通入交流电时发热体中的碳原子带上电荷运动,发生热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晶/陶瓷电热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改变了通俗电热板的基体,以陶瓷为基体使得电热板发热更加迅速,减少电能的损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碳晶/陶瓷电热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1)碳晶的制备:
聚丙烯腈碳纤维剪短后在高速粉碎机粉碎,然后用球磨机研磨,所得粉末经多级振筛机筛分出平均长度在1cm以下的细料粒;
(2)碳晶板的制备
将碳晶粉和KH-570按50:1的比例分散于一定量的乙醇溶液中搅拌两小时,向混合溶液中按比例加入助剂和环氧树脂E-44,球磨2小时,按比例加入T-31固化剂,然后用涂布器涂刷在5*5的陶瓷板上。
所述的一种碳晶/陶瓷电热板的制备方法,所述碳晶粉混合溶液的重量配比为:35%二甲苯、55%的丙酮溶液、10%的二丙二醇二甲醚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改变了通俗电热板的基体,以陶瓷为基体使得电热板发热更加迅速,减少电能的损耗。本发明配方、工艺简单有效,电热板发热效果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制备过程:
(1)碳晶粉的制备:
1)将碳纤维剪成短纤维,然后用粉碎机将纤维粉碎至平均长度在1cm以内,按重量配比称取混合溶液,其中溶液成分为35%二甲苯、55%的丙酮溶液、10%的二丙二醇二甲醚溶液,再将碳纤维原料放入重量比配好的溶液中浸泡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46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