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面向工业用户需求响应交易结算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5318.3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井军;唐其筠;李维;周泓霖;邱康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泓达(天津)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8;G06Q30/02;G06Q4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面向 工业 用户 需求 响应 交易 结算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面向工业用户需求响应交易结算控制方法,其主要技术特点为:采集工业用户电力能耗数据;使用数据分析引擎并根据电力计划削减量和基本用电情况构建需求响应策略;根据需求响应策略,使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电力交易模型;基于电力交易模型建立交易验证模型;生成虚拟代币作为交易的流通量;通过智能合约机制,完成虚拟代币的转移并完成交易。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制定合理有效的需求响应策略;并采用区块链技术,保证工业用户电力交易的公平性及安全性,并且在工业用户需求响应实施过程中使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快速检测数据异常和增强检测和响应网络攻击的能力,增强数据平台可信赖性并保留数据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面向工业用户需求响应交易结算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以及化石能源的逐渐短缺,除了采用新能源之外,用电负荷的峰谷差值的不断增大也给电网公司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带来多种风险,以往通过限电等传统方式不仅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之外,也大大增加了发电企业的机组启停成本,仅仅通过对发电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规划和调整途径不能很好照顾到需求侧用户的规划,需求响应技术已经成为兼顾电网公司以及用户需求的高效手段。电力需求响应主要是引导电力用户根据电力产品价格信号自主的调整自己的用电模式来使得电力的供应以及需求维持平衡,也就是说一定意义实现了用户按需自主调整用电模式,既可以降低能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也可以解决发电企业单方面强制控制用电负荷的缺点,需求响应的技术框架如图2所示。
目前,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的机制是:分布式发电项目单位与配电网就近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交易。由于配电网特性与输电网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集中式交易中心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下、透明度低、信息安全风险高等问题。近几年区块链技术在分散复杂系统管理方面的应用得到广泛研究。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中将区块链技术定义为分布式数据存储、P2P传输,加密算法的新型应用模式,在该技术中使用非对称加密手段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机制来实现身份的验证,可以允许多方协同互动与数据交互,生成分布式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交易和计量方面的独特优势,可以实现配电网分布式发电的去中心化交易,区块链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与居民用户和商业用户相比,工业用户的用电需求较为复杂,由于用电设备的种类、生产班制、产品性质和产量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用电基数较大;
2)电力需求曲线较为规律;
3)工业用电量计算特殊,一种是按受电变压器容量(即变压器容量)计取,一种按按企业用电最大需量计取。
为使工业用户减少用电费用支出,结合工业用户的特点,智能用电管理模式正在参与到电力公司所提供的需求响应计划中,我国正在向着工业强国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工业用户的用电消费规模不断增加,也由于工业用户电力消费的特殊性,使得电力行业对交易结算的难度逐渐加大,在需求响应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中心化的交易方式给电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面向工业用户需求响应交易结算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结算不同工业用户需求响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面向工业用户需求响应交易结算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工业用户电力能耗数据;
步骤2、使用数据分析引擎并根据电力计划削减量和基本用电情况构建需求响应策略;
步骤3、根据需求响应策略,使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电力交易模型;
步骤4、基于电力交易模型建立交易验证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泓达(天津)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泓达(天津)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