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电解槽壳体及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5375.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卢晓伟;徐凤麒;连小英;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4/00 | 分类号: | B63J4/00;B29C70/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壳体 制作 工艺 | ||
1.一种船用电解槽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筒体(1)、活套法兰(2)和端法兰(3),在电解槽筒体(1)靠近两端的筒壁上分别一个进出口(11),在该电解槽筒体(1)的两端各套装一活套法兰(2),在该电解槽筒体(1)两端的锥端头(14);在两端的活套法兰(2)的外侧各设有与其配套的端法兰(3),两者之间在应用时通过连接螺栓(4)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槽筒体(1)由内侧的筒体主管(12)和复合在其外侧的筒体玻璃钢加强层(13)组成;所述的端法兰(3)由内侧的端板(31)和复合在其外侧的端板玻璃钢加强层(32)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解槽壳体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口(11)由进出口接管(111)和进出口法兰(112)组成,进出口接管(111)的一端与电解槽筒体(1)的筒壁连接,进出口接管(111)的另一端连接进出口法兰(112)。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解槽壳体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模具和胶衣喷涂:设计并加工出模具,在模具的内侧喷好胶衣形成胶衣模具,然后在胶衣模具内侧做2-3层手糊树脂积层,每一层树脂积层做好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保证相邻积层之间的可靠粘接;
(2)电解槽筒体的加工:将筒体主管、锥端头、进出口接管、进出口法兰相互焊接成型为电解槽筒体,打压无泄漏后,对外表面打毛处理,除去浮灰,将活化剂均匀涂至筒体主管外表面;
(3)待活化剂干燥后,在上一步骤加工的电解槽筒体半成品的外表面涂刷粘合剂(RM-EJ环氧双组份界面剂):粘合剂必须要有较大的附着功和低于筒体材质的表面能,待粘合剂干燥后包覆一层中碱无捻布,然后在无捻布表面涂刷一层不饱和聚酯树脂,然后缠绕多层玻璃纤维布;
(4)铺设真空袋材料、密封系统及抽真空系统:在上一步骤加工的电解槽筒体半成品的外表面依次铺上脱模布、导流布和真空隔膜,整个壳体结构完全被脱模布、倒流布、真空隔膜包覆,在真空隔膜表面设置多根树脂进管,在两端设置抽真空接口,并与真空泵连接;
(5)封闭各树脂进管,开启真空泵对整个体系持续抽真空,确保保压半个小时内压力损耗不超过10%;
(6)导入树脂:真空度检查合格后,不要关闭真空泵,将树脂进管通过注胶开关与配好树脂的容器连接,从电解槽筒体中间到两侧依次打开各个注胶开关,使树脂从注胶口进入模腔,直到树脂完全浸溃玻璃纤维布,并充满模腔,待充模完毕后,关闭注胶口;
(7)固化成型,脱模:环境温度控制在10℃至35℃,相对湿度低于80%,固化期间持续抽真空,维持模腔内的真空压力,持续5-7h完成固化成型,揭去真空隔膜,从模具上取出制品;
(8)制品表面打磨平整后,涂刷不饱和树脂,与提前准备的胶衣模具合模,6小时后开模,完成电解槽壳体的制备;
(9)端法兰与活套法兰采用常规工艺制造,制造完成后与电解槽筒体完成装配,7.5bar压力测试无泄漏后完成电解槽壳体的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电解槽壳体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活化试剂为丙酮或者其他可以改变粘接剂对UPVC润湿性能的试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用电解槽壳体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中碱无捻布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需满足以下要求:巴柯尔硬度≥35,热变形温度≥55℃,弯曲强度≥80MPa,弯曲弹性模量≥2700MPa;所述的玻璃纤维布的缠绕厚度为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3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