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国产CPU资源融合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5741.3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王泊涵;丁晓东;许建;陈娜;苏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455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国产 cpu 资源 融合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异构国产CPU资源融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现由服务器资源到虚拟计算资源的转换
步骤二实现虚拟计算资源融合模型的构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使用Docker容器技术实现不同CPU架构的服务器计算资源虚拟化,标准化封装应用程序所需的整个运行环境,实现分布式应用集群的自动化部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实现不同CPU架构的服务器计算资源虚拟化时运行容器的环境通过容器守护进程、驱动模块来实现;
容器守护进程是容器运行时系统中的后台进程,负责响应来自容器客户端的请求,然后将这些请求翻译成系统调用完成容器管理操作,该容器守护进程会在后台启动一个API服务,负责接收由容器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接收到的请求将通过容器守护进程内部的一个路由分发调度,再由具体的函数来执行请求;
驱动模块是实现系统调用的统一操作接口,提供了容器管理驱动、网络管理驱动、文件存储驱动,容器管理驱动是容器系统中用来管理容器的驱动,容器管理驱动通过守护进程提交的指令信息创建一份可以供Linux容器库解读的容器配置,Linux容器库根据这份配置,创建MOUNT、UTS、IPC、PID、NET这5个namespace以及相应的cgroups配置,从而创建出容器;网络管理驱动是对容器网络环境操作所进行的封装,提供了创建容器通信网络、容器网络命名空间、虚拟网卡、分配通信所需IP、服务访问端口和容器与宿主机之间的端口映射、设备hosts、resolv.conf、iptables;文件存储驱动是所有与容器镜像相关操作的最终执行者,在容器工作目录下维护一组与镜像层对应的目录,并记录下容器和镜像之间关系等元数据,从而将用户对镜像的操作映射为对这些目录文件及元数据的操作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由底层向上构建虚拟计算资源融合模型,首先,利用资源监测与服务发现技术自动检测硬件设备资源使用状态,监测一种类型CPU架构的资源剩余量,实现搭建应用系统所需的各个容器的自动发现;然后,利用Service服务实现技术,将服务封装到容器的形式,通过与应用绑定,实现应用对各种服务的使用;最后,利用基于服务代理的实例通信技术进行上层应用与服务之间的通信,为应用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组件,最终做到应用系统层面的资源融合管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系统所需的各个容器包括应用系统中间件容器、应用系统数据库容器、应用系统的缓存容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实现应用对数据库服务、中间件服务、缓存服务、计算、存储服务的使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
步骤21、资源监测与服务发现步骤:
通过在容器中安装Agent代理,不断地向etcd发送存活信号,监控服务端从etcd读存活信号,服务发现实现方式是通过消息发布与订阅机制,监控代理节点在etcd中发布消息,监控服务端则使用Watch操作订阅监控代理节点注册的主题,一旦有容器注册,即相关主题有消息发布,就实时通知监控服务端,通过这种方式就实现容器的注册与发现,用户以及其他容器则可以访问已经注册过的容器,实现服务间的通信。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还包括:步骤22、Service服务实现步骤:
2.1服务实例镜像制作
首先制作服务实例,包括数据库服务、网络服务、中间件服务,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运行空白的容器实例;
(2)将相应的服务组件程序装载到容器中编译运行和测试;
(3)将容器实例保存成镜像;
(4)将镜像打包上传和登记入库,容器服务镜像一旦制作上传成功,可以通过镜像服务查询并重复使用;
2.2服务与应用的绑定
通过将应用和服务绑定,实现应用能够访问所需服务;通过增加云控制器,实现应用与服务实例的绑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57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门喷漆处理前的清理装置
- 下一篇:晶圆移动监测方法及涂胶显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