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6194.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3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林赟;孙宏涛;杨顺;谢海岩;梁迪飞;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1B7/17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高效 电磁 屏蔽 | ||
本发明涉及方波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本发明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包括防波层,和用于把防波层固定到被粘材料上的粘接层。所述防波层为若干根丝线编织而成,所述丝线包括中心处的纤维丝、过渡层、屏蔽层、防护层和吸波层,所述纤维丝的外表面包裹有过渡层,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包裹有吸波层。本发明采用低密度纤维丝作为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镀层基材,解决传统屏蔽套重量大、易脆和不耐磨等的问题,采用耐环境性能优异的金属镀层,解决传统屏蔽套不耐高温和易氧化等问题,采用高磁导率镀层,解决电线电缆在隐身技术中的低RCS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线电缆电磁泄露和干扰问题日益突出,作为电线电缆配套产品的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敷设或包裹于电线电缆外表,是防止电磁泄露或干扰的最有效屏蔽保护,也是现代战争中防范通信瘫痪的重要保护手段。
不同领域对线束电磁屏蔽技术性能要求不同,如在线束电磁屏蔽技术中,要求重量轻、屏蔽性能好、防割、耐磨、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因此,在此技术领域中,若线束电磁屏蔽技术具有吸波性能,对电缆线束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会带来很大贡献。
近年来,很少有对电线电缆新型线束电磁屏蔽技术的报道及相关文献研究,绝大部分仍是传统屏蔽套,而金属屏蔽套对于应用领域来说,重量大;在通用领域中,又有硬度高,高温易氧化影响屏性能,且若发生勾丝断开还会存在扎断电缆影响通信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重量轻、柔韧性好、屏蔽性能佳的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其由防波层卷制而成,所述防波层由若干根丝线编织而成,所述丝线包括中心处的纤维丝、过渡层、屏蔽层、防护层和吸波层,所述纤维丝的外表面包裹有过渡层,所述过渡层的外表面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表面包裹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包裹有吸波层。
优选的,所述防波层的编织方法为平纹、斜纹等编织手法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纤维丝采用芳纶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等力学强度高的纤维丝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过渡层采用锌、镍、铬、铜或银等镀层中的一种对纤维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采用银、铝、铜或金等导电性好的镀层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采用镍或金等难氧化金属镀层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吸波层采用铁基、钴基或镍基等高磁导率非晶/纳米晶薄膜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粘接层采用橡胶类、有机硅类或丙烯酸类等压敏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过渡层、屏蔽层、防护层和吸波层均通过喷涂、化学镀、真空镀或电镀等方法中的一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低密度纤维丝作为轻质柔性高效线束电磁屏蔽套镀层基材,解决传统屏蔽套重量大、易脆和不耐磨等的问题,采用耐环境性能优异的金属镀层,解决传统屏蔽套不耐高温和易氧化等问题,采用高磁导率镀层,解决电线电缆在隐身技术中的低RCS需求。
本发明与传统屏蔽套对比(相同测试条件下)可实现以下性能,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6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