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含能液体激光增强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7483.2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志;曹金乐;朱朋;沈瑞琪;叶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9/42 | 分类号: | F02K9/42;F02K9/46;F02K9/56;F02K9/9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流控 技术 液体 激光 增强 推进 装置 | ||
1.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含能液体激光增强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体供给系统,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和激光烧蚀系统;
所述微流体供给系统和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通过微管连接,且将推进剂传输至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
所述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包括两个微流道(11)和混合燃烧室(12),流体出口端设有喷口(10),喷口轴线方向为激光脉冲入射方向;
所述激光烧蚀系统和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之间通过光纤连接,烧蚀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中的含能推进剂;
所述微流体供给系统包括氧化剂储液罐(1),燃料储液罐(2),氧化剂输送微管(301),燃料输送微管(302),氧化剂输送微泵(401)和燃料输送微泵(402);
所述氧化剂储液罐(1)通过氧化剂输送微管(301)和氧化剂输送微泵(401),将氧化剂输入一个微流道(11);所述燃料储液罐(2)通过燃料输送微管(302)和燃料输送微泵(402)将燃料输入另一个微流道(11);
所述氧化剂输送微管(301)和燃料输送微管(302)的直径为50-500um;
所述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还包括混合芯片(9),所述混合芯片(9)与光纤连接一侧为透明结构,所述混合芯片(9)内部设有微流道(11)和混合燃烧室(12);所述混合芯片(9)另一侧与混合燃烧室(12)同轴心开孔,用于安装喷口(10);
所述激光烧蚀系统包括控制单元(5),激光器(6),光纤(7)和光纤连接器(8);
所述控制单元(5)分别和激光器(6),氧化剂输送微泵(401),燃料输送微泵(402)连接;所述激光器(6)通过光纤(7)和光纤连接器(8)连接微反应混合芯片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道(11)为矩形,截面的长为50-500um,宽为50-500um,所述混合燃烧室为圆形,直径为50-100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10)的直径为0.5-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芯片(9)的两个微流道(11)之间的夹角为6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芯片(9)为上下层结构键合形成;所述混合芯片(9)长40-100mm,宽40-100mm,总体厚度5-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6)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波长范围800-1100nm,功率范围0-20W,光纤芯径100-60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74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