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7616.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法强;袁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慧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充电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端口(20),用于与待充电设备(110)连接,所述充电端口(20)生成剩余电压信号;
开关模块(30),包括电力输入端(311)、电力输出端(312)和信号接收端(301),所述电力输入端(311)用于与电源(100)连接,所述电力输出端(312)与所述充电端口(20)连接;
单片机(50),所述充电端口(20)和所述信号接收端(301)分别与所述单片机(50)连接,所述单片机(50)用于采集所述剩余电压信号,所述单片机(50)内预设有满电信号,所述单片机(50)用于根据所述剩余电压信号和所述满电信号,得到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30)用于通过所述信号接收端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30)导通,所述电源(100)给所述待充电设备(110)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30)包括:
导通电路(310),包括所述电力输入端(311)、所述电力输出端(312)和信号控制端(313);
控制电路(320),包括所述信号接收端(301)和信号输出端(321),所述信号控制端(313)与所述信号输出端(321)连接,所述控制电路(320)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导通电路(310)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20)为PMOS管,所述PMOS管的漏极(322)与所述信号控制端(313)连接,所述PMOS管的源极(323)接地,所述PMOS管的栅极(324)与所述单片机(50)连接,所述单片机(50)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所述PMOS管,以控制所述漏极(322)与所述源极(323)导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分压电阻(610),所述第一分压电阻(610)包括第一分压端(611)和第二分压端(612),所述第一分压端(611)连接于所述电力输出端(312)与所述充电端口(20)之间,所述第二分压端(612)与所述单片机(50)连接;
第二分压电阻(620),所述第二分压电阻(620)包括第三分压端(621)和第四分压端(622),所述第三分压端(621)与所述第二分压端(612)连接,所述第四分压端(622)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向保护电路(70),连接于所述第一分压端(611)和所述电力输出端(312)之间,所述反向保护电路(70)用于防止电流反向流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保护电路(70)为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包括第一截止端(701)和第二截止端(702),所述第一截止端(701)与所述电力输出端(312)连接,所述第二截止端(702)与所述第一分压端(61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稳压电路(80),连接于所述第一截止端(701)与所述电力输出端(312)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80)包括:
滤波电路(800),连接于所述第一截止端(701)与所述电力输出端(312)之间;
储能电路(900),所述储能电路(9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滤波电路(800)与所述电力输出端(312)之间,所述储能电路(900)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76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