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粒度知识蒸馏的唇语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8317.4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3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黎;赵雅;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5/25 | 分类号: | G10L15/25;G10L15/197;G10L15/16;G10L15/06;G06N3/08;G06N3/04;G06K9/00;G06F40/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度 知识 蒸馏 识别 方法 | ||
一种基于多粒度知识蒸馏的唇语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音频特征序列;2)构建语音识别模型;3)训练语音识别模型;4)获取数据集语音特征和语音识别结果;5)获取唇部图像序列;6)构建唇语识别模型;7)获取数据集视频特征;8)唇语识别模型训练:9)获得唇语识别结果。本发明针对唇语识别问题中,视频特征歧义性更大的本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知识蒸馏的方法来增强唇语识别模型的训练。通过利用已经学习好的语音识别模型,从多个时间尺度、多个粒度,让唇语识别模型向语音识别模型学习,以增强其提取具有辨别性的视觉特征的能力,从而提高唇语识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唇语识别领域,针对唇语视频图像可辨别行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知识蒸馏的唇语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唇语识别,旨在从视频中观察人嘴唇运动,从而识别出对应的文本内容。其在辅助语音识别、公共安全分析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唇语识别在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大多数的嘴唇运动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比如舌头的运动,这导致看似相同的嘴唇运动实际上却对应着不同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和大规模数据集的蓬勃发展,一些著名的企业和高校,提出了许多基于神经网络的唇语识别模型,如基于序列到序列模型的唇语识别方法,或基于连接主义的时间分类损失。在词语或者句子级别的识别任务上,相较于传统的唇语识别系统,这些方法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现有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没有显式地解决唇语视频歧异性这一本质问题,仍有可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知识蒸馏的唇语识别方法,利用已经训练好的语音识别模型,增强唇语识别模型对视觉可辨别性特征提取的能力,提高唇语识别的准确率。
一种基于多粒度知识蒸馏的唇语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音频特征序列;
使用唇语识别数据集的音频部分,计算fbank特征用作音频特征。用表示音频特征序列,I为序列长度。
2)构建语音识别模型;
用音频特征序列及其对应文本字符序列y=[y1,y2,…yK],训练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其中K为目标文本字符序列长度。应用于语音识别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包含2个模块:时序特征提取模块、解码模块。
时序特征提取模块:采用循环神经网络(RNN)对每一步输入音频特征进行音频时序特征提取
并得到音频语义向量:
为第i时刻时序特征提取模块的音频隐藏层特征。
解码模块:采用RNN,基于音频时序特征和已解码生成的字符,预测当前时间步的预测字符:
其中分别为第k时刻解码模块的隐藏层特征,第k时刻的音频上下文向量和前k时刻对应的目标文本字符。
3)训练语音识别模型;
构建语音识别模型的误差损失函数,利用神经网络反向传导优化算法,通过不断的输入、输出、误差计算、反向传导误差的网络优化过程,对语音识别模型进行训练。误差损失函数如下所示:
4)获取数据集语音特征和语音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