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片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8391.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刘利军;董涛;杨永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江琴贤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叠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摆臂,摆臂的长度方向设有直线传动装置,直线传动装置的传动端传动方向为从摆臂的一端到另一端;硅钢片拾取装置,硅钢片拾取装置用于抓取目标位置的硅钢片;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给摆臂的旋转提供动力;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给硅钢片拾取装置的旋转提供动力;采用机械化的堆叠复杂铁心柱,代替人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铁芯生产效率,实现了机器自动叠片,可以与现有横剪线组合,实现横剪线在线剪切、叠片一体化生产,提高了铁心加工的集成化水平,降低了生产区域面积和物流成本;与目前市面上已有的叠片设备相比,实现了多片同叠,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且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硅钢铁芯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铁芯是变压器重要组成部分。变压器铁芯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成卷的硅钢带先纵剪分条,然后将纵剪后的硅钢带横剪成片,横剪完成的硅钢片经过整理、叠片制作变压器铁芯。
在变压器铁芯的制造工序中,消耗人力成本最多的工序就是铁芯的堆叠。传统的剪切设备,铁芯片通过打料或简单理料的方式,来完成铁芯片的理料,铁心片参差不齐,杂乱无序,铁芯叠装则全靠人工进行片料预整料。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背景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二次叠料的方式叠成“日”型铁心柱或“EI”型铁心柱等复杂铁心柱时,铁心柱通常一台铁芯需要2-4人配合完成。这种铁心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精度差,劳动强度大,且无法实现铁芯叠片工艺的自动化, 这是这个变压器行业的痛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及方法,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解决二次叠料的方式叠成“日”型铁心柱或“EI”型铁心柱等复杂铁心柱时,铁心柱通常一台铁芯需要2-4人配合完成。这种铁心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精度差,劳动强度大,且无法实现铁芯叠片工艺的自动化,这是这个变压器行业的痛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叠片装置,包括:
机架;
摆臂,摆臂的长度方向设有直线传动装置,直线传动装置的传动端传动方向为从摆臂的一端到另一端;
硅钢片拾取装置,硅钢片拾取装置用于抓取目标位置的硅钢片;
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给摆臂的旋转提供动力;
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给硅钢片拾取装置的旋转提供动力;
摆臂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与摆臂传动连接,硅钢片拾取装置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端上,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与硅钢片拾取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为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第二伺服电机,机架上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摆臂的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端上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传动轴与硅钢片拾取装置的转动轴传动连接;
还包括硅钢片输送装置,硅钢片输送装置位于硅钢片拾取装置的运动范围内。
硅钢片输送装置具有输送带、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模块,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输送带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传感器通过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检测物体经过,从检测到物体开始记录伺服电机的旋转角度,在伺服电机旋转到预定角度后停止伺服电机的转动;或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检测到铁心片时,根据剪切片型计算出停止位置后,控制伺服电机旋转带动皮带传动,将片料精确运输到指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西安启源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