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及层叠母排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8526.9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俞广铨;陈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宸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4 | 分类号: | H01G4/224;H01G4/228;H01G4/33;H01G4/38;H01B5/02;H01R13/02;H01R13/40;H01R25/16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芯式 电容器 层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及层叠母排,其在高频下工作时感抗低,不易使电容发热,从而使得热击穿失效比率降低。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芯体,所述芯体两端分别连接上电极、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呈法兰型,所述芯体内部设有贯穿的空腔,所述下电极的引出端从所述空腔内伸出与所述上电极同向,且所述下电极引出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上电极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及层叠母排。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工作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新型开关器件(例如碳化硅,氮化镓半导体器件)的出现及应用,使电力电子往更高频率更大功率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然而使用更高的工作频率,对元器件的选用也有更高的要求。当频率较高时,元件一些基本概念已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认识。频率较低时,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如电阻、电容、电感、导线等都看成理想状态,即所谓参数元件,在集中参数电路中,我们都是理想化地考虑电感电阻电容。而分布参数的概念则不同,电阻、电容、电感、导线不是纯粹的,而是电阻、电容、电感的复合体,阻抗往往用复数形式来表示,Z=R+jX,其中,实数部分R就是电阻。虚数部分是由容抗、感抗组成。容抗XC=1/ωC,感抗XL=ωL,角频率ω=2*π*f,所以,感抗或容抗值的大小不仅与电感或电容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他们所在回路中的工作频率有关,在高频时候,影响到整个回路阻抗的往往是杂散电感的大小。
传统的薄膜电容,无论是作为直流支撑还是高频谐振的用途,在高频率的应用下,特别是数十到数百KHz这个范围,由于其等效串联电感的存在,存在感抗偏大,电流走向不均匀,从而导致产品集中发热。产品长期工作在高温度范围内,性能就无法得到保证,热击穿的失效比率大大增高,极大影响产品寿命和可靠性,使产品无法应用于该高频场合。
发明内容
针对电容器在高频工作时,感抗偏大导致发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其在高频下工作时感抗低,不易使电容发热,从而使得热击穿失效比率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层叠母排。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穿芯式电容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芯体,所述芯体两端分别连接上电极、下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呈法兰型,所述芯体内部设有贯穿的空腔,所述下电极的引出端从所述空腔内伸出与所述上电极同向,且所述下电极引出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上电极的高度;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与所述芯体之间、所述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之间的空腔分别使用灌封料填充;
所述灌封料为阻燃环氧树脂;
所述下电极的引出端外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壳体由铝或者铜制成。
一种层叠母排,其包括片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母排、中间绝缘板和下母排,所述上母排、中间绝缘板和下母排连接体上设有贯穿的安装孔,其还包括上述所述穿芯式电容器,所述穿芯式电容器的上电极与所述上母排连接,所述穿芯式电容器的下电极穿过所述安装孔、且其凸出部位上旋有铜螺母,所述铜螺母与所述下母排连接。
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由于下电极从芯体中心的空腔处自下而上穿出,则流经下电极的电流与环状芯体内的电流方向相反,故磁力相抵消,从而获得极低的自感量,因而高频工作时不易发热,从而使得热击穿失效比率降低。
又由于片状层叠母排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将上述所述穿芯式电容器安装于该层叠母排上,安装方便,可以有效减少电容器杂散电感电流、均流效果明显,极大降低发热,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电容器机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电容器内部电流流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宸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宸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