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固态电池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58960.7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2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夏阳;韩熠垚;卢成炜;张文魁;黄辉;甘永平;梁初;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4/62;H01M4/38;H01M4/3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施王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固态 电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固态电池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将电极材料粉体与导电剂、塑化剂、粘结剂和锂盐冷冻球磨形成电极前驱体粉料(分正负极);塑化剂、锂盐、粘结剂和无机填料冷冻球磨形成电解质前驱体粉料;正极前驱体粉料压制成正极极片后铺设电解质前驱体粉料,压制成正极/电解质复合体,然后在电解质侧铺设负极前驱体粉料后压制成类固态电池;加热电池,熔化预埋塑化剂,润湿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改善电池界面润湿性。该方法通过将预埋塑化剂和锂盐的正极、电解质和负极前驱体粉料逐层压制成型,获得类固态电池。采用本发明制备电池时,无需添加电解液,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固态电池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固态电池中的电极和电解质均为固体,它们之间形成的固固界面具有较高的界面电阻,同时界面润湿性和界面稳定性也较差,影响了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阻碍固态电池的实际应用。因此,解决固态电池的界面问题是取得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类固态电池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类固态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正极材料粉体或负极材料粉体按一定质量比例与导电剂、塑化剂、粘结剂和锂盐在冷冻球磨条件下混合均匀,形成正极前驱体粉料或负极前驱体粉料;
S2、按一定质量比将塑化剂、锂盐、粘结剂和无机填料在冷冻球磨条件下混合均匀,形成电解质前驱体粉料;
S3、将S1制备的正极前驱体粉料用一定的压力压制成正极极片;
S4、将S2制备的电解质前驱体粉料铺设在S3制备的正极极片上,用一定的压力将电解质前驱体粉料和正极极片压制成正极/电解质复合体;
S5、将S1制备的负极前驱体粉料铺设在S4制备的正极/电解质复合体的电解质侧上,用一定的压力压制成类固态电池;
S6、在一定温度下对类固态电池加热一段时间,使预埋塑化剂熔化,将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充分润湿。
作为优选,步骤S1所述塑化剂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二甲酯DM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步骤S1中的电极材料包括层状化合物、尖晶石型化合物、橄榄石型化合物、NASICON型化合物、嵌入型材料、合金型材料和转换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8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