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59210.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治平;胡东兵;胡海利;岳清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孙长江;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换热器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包括:管基体,管基体的内壁设有内肋结构,内肋结构包括第一齿部、第二齿部,第一齿部、第二齿部为一体结构,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沿管基体的轴线方向成阶梯型。本发明管内流体在经过管内断续阶梯状内肋结构,首先沿肋的螺旋线旋转扰动,增强紊流,同时阶梯状的肋结构进一步增强紊流。沿螺旋的肋形成断续结构,增加扰流二次流通道,不仅增加了换热面积,还能促使流体实现混合流动,改变流体的方向,使流体交叉相遇碰撞。增加了流体的进一步扰动,在肋顶部形成的凸起能有效刺穿边界层、减薄流动边界层;使管内换热效率增强、管内热阻降低,从而能够提高换热管的总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对于管内相变传热的应用,螺纹状内肋还能提高管内润湿性周长、增加蒸发所需汽化核心点,从而促进管内相变换热。
但是螺纹状内肋结构简单,仅能促进流体扰动一次流,换热管制造厂家往往通过调整螺纹状内肋的结构参数来增强扰动,促进传热,但增强效果毕竟有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换热管螺纹状内肋结构对流体的扰动效果有限,从而提供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管,包括:
管基体,管基体的内壁设有内肋结构,内肋结构包括第一齿部、第二齿部,第一齿部、第二齿部为一体结构,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沿管基体的轴线方向成阶梯型。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内肋结构为多个,且多个内肋结构沿管基体的内壁周向排布,并分别沿管基体的轴线在管基体的内壁上螺旋延伸。
优选地,内肋结构的顶面设有凸起部,和/或内肋结构的侧面设有凸起部。
优选地,当凸起部设置在内肋结构的顶面时,凸起部由管基体的内壁向管基体的轴线方向凸起的高度为h2,h2=0.01mm~0.5mm。
优选地,第一齿部由管基体的内壁向管基体的轴线方向凸起的高度为h1,第二齿部与第一齿部的高度差为h4,h4/h1=1%~60%。
优选地,第一齿部由管基体的内壁向管基体的轴线方向凸起的高度h1=0.05mm~1mm,和/或,内肋结构的螺旋角β1=0°~90°,和/或,内肋结构的数量为n1,n1=8~100。
优选地,内肋结构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结构,第一凹槽结构将内肋结构分割成间隔的排列的阶梯齿。
优选地,第一凹槽结构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凹槽结构沿管基体的轴线螺旋延伸,形成螺旋状的断续槽。
优选地,第一凹槽结构的深度为h3,h3=0.01mm~1mm,和/或,断续槽的螺旋角β2=10°~30°,和/或,断续槽数量为n2,n2=1~70。
优选地,沿第一凹槽结构的深度方向还设有第二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开设在管基体上,第二凹槽结构的深度为h5,h5=0.01mm~0.35mm。
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任一的换热管。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的换热管。
本发明提供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管内流体在经过管内断续阶梯状内肋结构,首先沿肋的螺旋线旋转扰动,增强紊流,同时阶梯状的肋结构进一步增强紊流。
2、沿螺旋的肋形成断续结构,增加扰流二次流通道,不仅增加了换热面积,还能促使流体实现混合流动,改变流体的方向,使流体交叉相遇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59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