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槽标粗大口黑鲈苗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0035.8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原居林;沈斌乾;刘梅;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20;A23K20/174;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池塘 循环 流水 养殖 粗大 口黑鲈 苗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槽标粗大口黑鲈苗种的方法。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槽标粗大口黑鲈苗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放养密度、构建合适开口饵料、优化水质调控技术等手段,将大口黑鲈苗种标粗的成活率提高到60%以上,可显著提升大口黑鲈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槽标粗大口黑鲈苗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口黑鲈原产于美国,1983年引进我国,至目前为止,养殖产量已超过35000吨。主要养殖在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2019年仅浙江湖州繁育的大口黑鲈水花苗种就有20亿尾,目前大口黑鲈水花苗种培育多采用土池培养,存在食性转化难、驯化成活率低等问题,据统计一般池塘驯化大口黑鲈的成功率仅为30%-35%,加之近年来虹彩病毒和弹状病毒的影响,2019年浙江湖州菱湖地区土池标粗的苗种成活率不足10%。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 Intensive Pond Aquacul ture,IPA),是经对养殖池塘通过工程化改造,形成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水槽和池塘生态粗养区相结合的新型复合养殖系统。该系统在流水式水槽中精养鱼类,并收集处理精养区产生的残饵、类便等固体废弃物。该系统与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水资源污染小、利用效率高,养殖过程中部分残饵和粪便被转移出水体,降低了养殖水体氮磷等物质含量,且整个养殖周期内不用换水,减轻水产养殖污染;(2)节地高效,养殖单元单位水体鱼产量可达到50-70kg/m3;(3)养殖水体水质好,溶氧量高,可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和药物使用,提高了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4)操作方便,整个操作和捕捞仅在水槽内进行即可。由于其清洁生产理念契合了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得到普遍应用,是江浙一带作为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土池标粗的大口黑鲈苗种进入IPA养殖槽后2-3天会产生应激反应,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若采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进行大口黑鲈苗种标粗,之后继续用IPA养殖槽养殖,则可避免土池标粗苗种进入IPA养殖槽后产生应激反应造成的苗种成活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槽标粗大口黑鲈苗种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槽标粗大口黑鲈苗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内循环流水养殖槽:养殖槽面积占养殖池塘总面积的5~8%,所述养殖槽内设有推水增氧装置和底增氧装置;
(2)放养密度:所述养殖槽内大口黑鲈苗种的放养密度在3600~4500尾/m3;
(3)加装拦鱼网:在所述养殖槽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加装拦鱼网,养殖初期采用40~60目密眼网布,根据苗种大小,适时更换密眼网布尺寸;
(4)饵料投喂:放养前1~2天无需投喂;之后开始投喂活体或冰冻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饲料,日投料6~8次,投喂量占苗种体重的5~6%,每隔7天投喂拌有维生素C的浮游动物3~4天;待苗种达到3cm以上时,采用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方式进行驯化,直至全部使用配合饲料;之后每隔7天投喂拌有维生素C和紫苏提取物的配合饲料5~7天,日投喂5~6次,投喂量占苗种体重的5~6%;
(5)水质调控:控制所述养殖槽内水温20~25℃,pH7~8.5,盐度10‰以下,溶解氧3mg/L以上。
优选地,所述水质调控还包括在所述养殖槽岸边建设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面积占所述内循环流水养殖水槽总面积的10~20%,所述污水处理池内饲养滤食性鱼类或贝藻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干扰电路、装置和电器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红螯螯虾的开口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