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房颤的电脉冲消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0155.8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刚;张有干;郭林忠;孙婷婷;徐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陈健凌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房颤 电脉冲 消融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房颤的电脉冲消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现有治疗房颤的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效果不佳易造成肺静脉狭窄及膈神经损伤,后续还要球囊扩张和植入支架。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房颤的电脉冲消融系统,包括电源线连接的消融手术夹钳和高压电脉冲发生装置,消融手术夹钳包括连杆和设于其两端的夹钳本体与握把,夹钳本体包括设于连杆端部配合的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固定夹钳和活动夹钳上各自延伸出一弧形弯曲的夹持段形成活动开闭的夹持孔,在对应夹持孔一侧和/或夹持孔内缘的两个夹持段上设置电极片组,握把设打开夹持孔的解锁机构,连杆设闭合夹持孔的上锁机构。本发明能对房颤区域做全面消融,有效阻断异位信号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房颤的电脉冲消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尤其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其主要发生机理之一是来自肺静脉肌袖的快速电激动的触发,为此通过外科或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以隔离肺静脉肌袖与心房的解剖连接,或电连接(传导)关系,就能达到根治目的,由此导管消融术成为房颤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指南中的推荐级别也不断提升。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所述常规消融能量依靠时间依赖性传导的加热或冷却,射频的高温(60℃)或冷冻的低温(-160℃)的极端温度会消融靶区全部组织。工作时,导管通过血管插管沿血管内部到达指定位置后发放高频电磁波(射频能量),沿着肺静脉开口打一圈消融点,通过温度升高或降低,使心房肌肉坏死产生环形疤痕,将异位信号源隔绝在外,进而使心脏恢复规律跳动。但瘢痕的产生会造成术后极易形成肺静脉狭窄,同时冷冻消融还容易引起膈神经损伤,后果严重,患者不得不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的后续治疗。
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al Field, NsPEF)消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电场能源,其通过发送双相高压超短纳秒脉冲电场形成局部高电压差,是一种通过电场能量造成心肌不可逆电损伤的新型消融方式。NsPEF可以针对不同细胞和不同组织类型电阻传递不同的电场能量,具有良好的组织选择性;而且NsPEF为非产热消融技术,损伤机制为纳秒级别的高压超短高频电脉冲,以非产热的电消融方式毁损肺静脉内和前庭部位的房颤触发灶和部分消除房颤基质,使该区域内的细胞膜出现微孔和程序性死亡,从而阻断异位信号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会消融靶区全部组织易形成肺静脉狭窄,冷冻消融还易引起膈神经损伤需要后续球囊扩张和植入支架治疗等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房颤的电脉冲消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电脉冲消融系统使用纳秒脉冲电场(NsPEF)进行环状导管消融,对心肌组织具有分布均匀的不可逆透壁损伤,有效降低纤维疤痕危险性;对心肌组织可进行选择性消融,保护周围组织免受不必要的损伤;在极短时间内释放电场进行消融,发热温度控制在常温范围,无热损伤风险;③消融不会产生凝固性坏死,肺静脉(PV)狭窄风险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睿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连接器弹片抽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组合式生物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