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孔、切边的复合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0168.5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兴;刘桂平;梁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广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28/34;B21D28/20;B21D35/00;B21D3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川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孔 切边 复合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孔、切边的复合模具,包括:模组件;以及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设于所述上模板底端的定位凹模,所述定位凹模通过上模固定板固接于所述上模板底端;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以及固接于所述下模板顶端的定位凸模,所述定位凸模及所述定位凹模相匹配。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零部件的组装,通过上切边组件与下切边组件进行工件的切边,通过冲头及侧冲孔组件进行冲孔,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定位凹模活动,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孔、切边的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冲压生产中的,对物品进行冲压时,要冲压出冲孔和切边,在冲压生产中要进行冲孔的一个工序,在冲压生产中要进行切边的一个工序,冲孔和切边是分开的两个工序,同时也要分别设计冲压冲孔模和冲压切边模,用着两套模具来分别完成这两个工序,这种生产方式增加了设备及人力成本,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同时现有的模具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效率低下。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冲孔、切边的复合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孔、切边的复合模具,其结构简单,便于零部件的组装,通过上切边组件与下切边组件进行工件的切边,通过冲头及侧冲孔组件进行冲孔,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定位凹模活动,大大提高了模具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冲孔、切边的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以及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设于所述上模板底端的定位凹模,所述定位凹模通过上模固定板固接于所述上模板底端;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以及固接于所述下模板顶端的定位凸模,所述定位凸模及所述定位凹模相匹配;
其中,所述定位凸模及所述定位凹模均设有至少一组,所述定位凸模的旁侧设有下切边组件,所述定位凹模的外周设有上切边组件,所述定位凹模上端设有驱动组件,且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定位凹模延竖直方向往复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上切边组件包括:第一切边刀头;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切边刀头外侧的第二切边刀头;
其中,所述第一切边刀头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定位凹模的外部轮廓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
固接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至少一个的驱动装置;
活动板,其通过连接柱与所述上模固定板相固接;以及
固接于所述活动板表面的至少一根的导向柱;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上模固定板相固接。
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上方设有至少一块的顶针板,所述顶针板表面固接有若干顶针。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冲头,所述定位凹模的侧端固接有侧冲孔组件;
其中,所述侧冲孔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油缸,其通过固定座固接于所述定位凹模的侧端;以及
第二冲头,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
优选的是,所述下切边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广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广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移载测试线
- 下一篇:肿瘤穿刺中根据人体姿态确定穿刺路径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