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含Nb镍基高温合金中δ相析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0775.1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侯介山;李林子;杨飞;王常帅;秦学智;周兰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C1/03;C22F1/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nb 高温 合金 析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含Nb镍基高温合金中δ相析出的方法,属于高温合金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配料、铸造、热处理,通过在原有材料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Al、Ti及微量元素B和Hf,根据实验验证,当加入量为Al为0.5‑1.5wt%、Ti为0.2‑1.0wt%、B为0.0010‑0.0075wt.%、Hf为0.1‑1.00wt%的时候,可以达到控制δ相在晶界区域析出,减少γ亚稳相,抑制γ向δ相转变,促进稳定沉淀强化相析出的效果。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持久寿命、强度和组织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含Nb镍基高温合金中δ相析出的方法,该含Nb镍基高温合金应用于超超临界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加大对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对降低污染排放的要求,为将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蒸汽温度由目前成功使用的600℃提高到将来的700℃,必须采用承温能力更高的镍基、镍-钴基和镍-铁基高温合金来代替传统的铁素体与奥氏体耐热钢。
超超临界汽轮机机组转子、气缸等部件锭型大,使用大量高温合金,可以重达百吨,部件本身存在温度和应力不均匀,各处元素偏析程度不同的问题;另外,机组大型铸件用含Nb高温合金析出针状δ-NbNi3相,合金长期服役过程中,δ相先析出在晶界和晶内退化的一次MC碳化物周围,在后续的长期服役条件下,晶内的合金基体中析出的亚稳相γ″相转化为δ相。当δ相数量较多时,对于合金的性能,尤其是高温长期性能,往往存在有害作用,明显降低抗张强度、屈服强度和持久时间;大量针状δ相在晶内析出,将造成持久寿命严重降低,合金容易产生裂纹。
含Nb高温合金析出的δ-NbNi3相具有正交有序结构,是亚稳相γ″相的稳定相,晶格常数a=0.5106nm,b=0.4251nm,c=0.4556nm。在含Nb较高的铁基或镍基合金中,往往形成γ″相,起沉淀强化作用。由于γ″-NixNb相不稳定,在特定的热环境条件下,γ″相可以转化为δ-Ni3Nb相,或者直接从γ基体析出,甚至从液态合金中析出一次δ相。δ相析出温度在750-1020℃区间范围。
由于多种元素对合金体系的共同作用很复杂,研究难度较大,传统上,多考虑单一晶界或相界上的杂质或合金元素对合金体系的影响。事实上,δ-Ni3Nb相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Al和Ti可以取代部分Nb,Cr既可取代Ni,也可取代Nb。在高Nb的镍基高温合金的凝固后期,除发生L→(γ+Laves)共晶反应外,在剩余液体中由于Ni、Ti、Nb等元素富集,有利于δ-Ni3Nb相的形核与长大,而形成δ相。另外,控制晶界上相分布也可以间接控制δ相的析出。因此,控制δ相析出关联到多种元素的相互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含Nb镍基高温合金中δ相析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δ相析出数量和析出位置,从而解决此类合金中针状δ相数量过多引起的长期服役过程中产生裂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含Nb镍基高温合金中δ相析出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含Nb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化学组成,通过多元素共同作用实现控制δ相析出,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含Nb镍基高温合金化学成分如下:
C0.06%,Cr 20-23%,Mo 8.0-10.0%,Nb 3.15-4.50%,Fe5.0%,Mn0.3%,Si0.3%,Al 0.5-1.5%,Ti 0.2-1.0%,B 0.0010-0.0075%,Hf 0.1-1.0%,Ni为余量。
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含Nb镍基高温合金优选的化学成分如下:
C 0.02-0.05%,Cr 20-23%,Mo 8.0-10.0%,Nb 3.15-4.50%,Fe≤0.5%,Mn0.3%,Si0.3%,Al 0.6-1.4%,Ti 0.5-1.0%,B 0.0030-0.0075%,Hf 0.2-0.8%,Ni为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胶模具水冷却装置
- 下一篇: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