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血用可加热加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0784.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巍;赵鼎;田冬冬;翟慢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A61M5/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血 加热 加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血用可加热加压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放置区、加压区和加热区,放置区前侧设置有活动门,放置区内部顶壁设置有挂钩,加压区设置有加压单元,外壳体外壁安装有加压动力单元,加压动力单元与所述加压单元连接,所述加热区安装有加热桶,加热桶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热交换桶与所述加热桶的上下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本发明通过控制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屏启动电机,从而使加压块对输血袋进行加压,加热桶内的加热丝通电即可对水进行加温,加温后的水通过第一水泵抽入热交换桶中,温度感应器可实时检测热交换桶中的水温,使热交换桶中水保持恒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血用可加热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输血治疗是血液科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生命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待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的病人,需要快速输血,通常是医护人员用双手对输血袋进行挤压,以提高输血速度,这种做法不但加压不均衡,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给病人大量输血时,存在冷凝反应或室温很低时,通常需要加温,以保证输血安全,防止产生输血低温反应。
现有技术的加温加压输血辅助装置,为装置整体套在输血袋外,装置各类连接管杂乱交叉,使得输血袋整体显得笨重且输血袋更换麻烦,影响医生诊断或手术进行,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的加温加压输血辅助装置进行改进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输血用可加热加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输血用可加热加压装置,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放置区、加压区和加热区,所述放置区前侧设置有活动门,所述放置区内部顶壁设置有挂钩,所述加压区设置有加压单元,所述加压单元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区,所述外壳体外壁安装有加压动力单元,所述加压动力单元与所述加压单元连接,所述加热区安装有加热桶,所述加热桶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桶的另一侧安装有热交换桶,所述热交换桶与所述加热桶的上下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热交换桶内设置有恒温管,所述恒温管的一端与放置区的第一连接座连通,所述恒温管的另一端与外壳体外壁的第二连接座连通,所述外壳体外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加热桶上侧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外壳体底部连通,所述热交换桶内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加压区前侧的外壳体表面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单元包括第一齿条,对称设置第一齿条两侧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第一齿条的一侧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所述加压区设置有两个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上对称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横板内侧壁均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靠近所述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固定连接加压杆,所述加压杆延伸至所述放置区固定连接加压块,所述第一齿条靠近所述放置区的一端与所述加压区内壁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齿条的另一端连接加压动力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动力单元包括外罩体、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绕线轮、定滑轮和拉绳,所述外罩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外壁,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罩体内,所述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外壁,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外壳体的外壁,所述第四齿轮和绕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外壁,所述拉绳的一端绕设在所述绕线轮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滑轮且延伸至所述加压区连接所述第一齿条。
作为优选,所述拉绳为钢丝。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门与所述外壳体侧壁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
作为优选,所述恒温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螺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儿童医院,未经郑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照明渐亮渐暗式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眼科的滴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