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复位自救门锁及舱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0932.9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庞波;汪辉仲;杨铖;苟堃;陈旭;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65/10;E05B15/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欣然 |
地址: | 62800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自救 门锁 舱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复位自救门锁,传动杆插装于转动套中,转动套上设置锁定块,当锁定块与外把手相对装配后不再转动。门体上滑动设置自救锁块,自救锁块与限转部接触时限定转动套无法转动,自救锁块与限转部分离时转动套可相对于门体转动;传动杆上套装第一锁柱,第一锁柱由传动杆带动同步转动,正常情况下自救锁块与转动套的限转部配合,转动套无法相对于门体转动,只能通过转动外把手或内把手进而带动第一锁柱转动,实现解锁或上锁;当需要自救时,移动自救锁块使其与转动套分离,转动套可相对于门体转动,此时转动内把手或外把手使转动套同步转动,实现门锁打开;自救时不需要拆除部件,复位时只需移动自救锁块即可,实现快速自救与复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门锁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可复位自救门锁。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舱门。
背景技术
屏蔽方舱的屏蔽性能要求较高,屏蔽门的电磁泄漏最大,也是最难以设计的要素,门锁又是屏蔽门的一个难点。现常用的屏蔽门锁是用过齿轮和齿条带动第一锁柱上下滑动来锁紧屏蔽门,锁舌块会凸出门框,影响人员出入方舱。
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在屏蔽门上设置自救装置,当舱外把手锁定后,舱内打开自救装置即可自行开锁,避免人员被反锁在舱内;现有技术的门锁自救装置设置在门把手外端,并通过旋转门内螺钉来解除门锁,螺钉旋开后舱门上会出现一个通孔,再次安装螺钉时对安装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高,一般人员安装后会需要屏蔽性能,多次使用后螺钉上嵌入的屏蔽条会出现损坏现象而需要屏蔽性能。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快速复位门锁自救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复位自救门锁,能够实现快速自救解锁和复位,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可复位自救门锁,包括外把手和内把手,所述外把手和所述内把手通过传动杆保持同步转动;
所述传动杆插装于转动套中,所述转动套能够相对于门体转动;所述转动套上设置用于限定所述外把手同步转动的锁定块;
所述门体上滑动设置自救锁块,所述自救锁块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门体的表面平行;所述转动套上设置限转部,所述自救锁块与所述限转部接触时限定所述转动套无法转动;
所述传动杆上套装第一锁柱,所述第一锁柱由所述传动杆带动同步转动,所述第一锁柱能够伸出门体的边缘与门框接触实现锁定。
可选地,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外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棱柱,并与所述内把手上设置棱柱孔插接配合;
所述传动杆上设置的棱柱与所述第一锁柱上设置棱柱孔插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限转部为所述转动套上对称铣销的平面;所述自救锁块为一端设置U形缺口的板件,所述转动套上相对设置的平面与所述U形缺口配合限位;所述自救锁块的另一端设置折弯的拨块。
可选地,所述锁定块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套上,所述锁定块转动时能够扣合到所述外把手上凸出设置的锁销上。
可选地,所述门体上转动设置第二锁柱,能够伸出门体的边缘与门框接触实现锁定;
所述第二锁柱与所述第一锁柱通过铰接杆传动保持同步转动。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门框上的锁舌块,所述锁舌块用于与所述第一锁柱和所述第二锁柱接触限位;
所述锁舌块与所述第一锁柱接触的表面为斜面,所述斜面与门框的距离从入口处向内逐渐增大。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套与门体之间、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套与所述传动杆之间的锁芯屏蔽件。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套与门体之间、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套与所述传动杆之间的防水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0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虎杖在制备口腔护理用品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常闭式建筑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