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结构、油冷电机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1162.X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晔;李琦;范涛;王佐梁;温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20 | 分类号: | H02K1/20;H02K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于妙卓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结构 电机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油冷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槽体,按预定间隔设置在定子的外周壁上,沿所述定子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定子的端部;端环,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定子的端部,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槽体;多个第二槽体,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端环上,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共同组成迂回设置、且用于绝缘液体流通的冷却流道,以带走定子的热量。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能力强,散热效果好的冷却结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油冷电机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冷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结构、油冷电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电机作为将电源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关键部件。但是电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电机上的大量热量未得到散发,会直接性影响电机的使用时长和能量效率,严重的发热则会导致电机的损坏。
现有电机的冷却方式一般为风冷和水冷、油冷三种方式,但是风冷和水冷的冷却效率较低。为使电机达到更高的功率密度,部分电机采用油冷方式进行冷却。但是油冷电机需避免在高速情况下,电机转子大量搅动冷却油的情况发生,常用技术是在定转子间加入隔离套筒等装置将冷却油与转子隔离开,或将冷却流道设置在机壳的内壁上等。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9756056A所公开的电机、动力总成、动力设备即电机冷却方法,其中明确的记载了油槽开设在电机的机壳上,通过开设在机壳上的油槽对电机进行冷却。但是此方式电机机壳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制造加工难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冷却结构较为复杂,散热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能力强,散热效果好的冷却结构、油冷电机及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结构,包括:
多个第一槽体,按预定间隔设置在定子的外周壁上,沿所述定子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定子的端部;
端环,具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定子的端部,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槽体;
多个第二槽体,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端环上,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连通,共同组成迂回设置、且用于绝缘液体流通的冷却流道,以带走定子的热量。
进一步,两个所述端环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槽体交错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二槽体在所述端环上的投影,沿所述端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冷却流道为多个首尾连接的U形通道。
进一步,所述定子包括:筒状本体,所述第一槽体开设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外周壁上;
轭部,一体成型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槽体的底壁未延伸至所述轭部上。
进一步,还包括:出液口,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槽体上的一端;
进液口,设置在出液口所在的所述第二槽体的另一端,所述绝缘液体通过所述进液口依次流经至所述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再由所述出液口流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油冷电机,包括所述的冷却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机壳,套设在所述定子的外周壁上,与所述第一槽体组成允许绝缘液体流通的密闭空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油冷电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1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品包装糊盒机
- 下一篇:一种车灯点光源透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