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板锁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1509.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晖;陈勇;王金兴;魏略;谭志勇;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2 | 分类号: | E05B65/02;E05B47/00;E05B15/00;E05B17/00;E05B17/22;E05B17/20;E05B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板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板锁,所述面板锁包括转轴、第一解闭锁机构和第二解闭锁机构,所述第一解闭锁机构与所述第二解闭锁机构交替地作用于所述转轴上,当所述第一解闭锁机构作用于所述转轴上时,所述面板锁实现电子锁功能;当所述第二解闭锁机构作用于所述转轴上时,所述面板锁实现机械锁功能。该面板锁安装在电气设备上,使得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启动其机械锁功能,利用第二解闭锁机构可对调试中的电气设备进行锁定和开锁;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完成后启动其电子锁功能,利用第一解闭锁机构可对正常使用的电气设备进行锁定和开锁;提高电气设备在安装调试阶段以及使用阶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板锁。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网设备越来越多,当中包括有放置在城市或乡村各个位置的户外环网柜,环网柜的使用范围广、数量多,环网柜里放置有一些重要的电气设备,环网柜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千万家庭或单位的正常用电。因此,保证环网柜柜门的有效闭锁是非常重要的,而为环网柜柜门安装智能面板锁是有效闭锁的途径之一。
由于电气设备在正式投入运行前需要进行安装及多次调试,而电气设备安装在装有智能面板锁的环网柜中,这样意味着在电气设备进行调试期间,智能面板锁需要接受频繁的开启/ 关闭,而智能面板锁需要使用电脑钥匙进行解锁,但是过早的启用电脑钥匙,会导致接触电脑钥匙的人员增多,可能会导致电脑钥匙的丢失、损坏,甚至电脑钥匙被非法复制,这样对后续相关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申请号为201811467459.7,申请公告日为2019年3月1日,发明名称为“智能面板锁的调试限位结构及智能面板锁”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智能面板锁的调试限位结构及智能面板锁。所述智能面板锁的调试限位结构包括锁舌固定部、锁舌和锁舌限位件;所述锁舌在所述锁舌固定部上具有锁定位置,能够与智能面板锁的开启杆锁定限位,限制所述开启杆的运动,锁定智能面板锁。所述锁舌限位件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锁舌固定部上,能够将所述锁舌限定在所述锁舌固定部的开锁位置。在智能面板锁投用前,采用限位件对所述锁舌进行限位,通过拔除限位件投用智能面板锁。该方案中的锁舌限位件为锁销。该方案锁具在调试模式时的限位结构仅用锁销插入,当收到外力冲击后,锁销容易脱落,锁具丧失调试限位的功能;当该方案锁具处于调试限位结构时,没有对所述开启杆进行限位,所述开启杆仍旧可以转动,无法对开启杆的闭锁状态进行调试,调试功能不全,且安全性能差。
综合以上两点可得出——该方案锁具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面板锁,利用电子解闭锁机构以及调试解闭锁机构的结合,提高电气设备在安装调试阶段以及使用阶段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板锁,所述面板锁包括转轴、第一解闭锁机构和第二解闭锁机构,所述第一解闭锁机构与所述第二解闭锁机构交替地作用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解闭锁机构包括电子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解闭锁机构包括机械驱动机构,当所述第一解闭锁机构作用于所述转轴上时,所述面板锁实现电子锁功能;当所述第二解闭锁机构作用于所述转轴上时,所述面板锁实现机械锁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解闭锁机构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功能生效时,限制所述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解闭锁机构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功能生效时,限制所述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开关卡片、第一锁销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所述电子驱动机构,所述开关卡片周向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开关卡片上设有第一闭锁槽,所述第一锁销相对于所述第一闭锁槽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作用时,所述第一锁销包括限位于所述第一闭锁槽中和从所述第一闭锁槽中滑出此两个位置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园共创电力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1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