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作液化天然气透气桅的组合式前桅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1721.7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鼎;张海瑛;陈忱;徐阳光;孔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5/00 | 分类号: | B63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天然气 透气 组合式 前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作液化天然气透气桅的组合式前桅,涉及超大型集装箱船技术领域,包括:主桅体,通过一根部加强结构固定于首部系泊甲板中间区域;上层平台,设置于主桅体的顶部,且上层平台上设有防爆型航行指示装置;下层平台,设置于主桅体的中部,且下层平台上设有若干电气设备;至少一透气管,通过一管路支撑结构连接主桅体,透气管贯穿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透气帽,设置于透气管的顶端且位于上层平台的上方;第一直梯,设置于主桅体内部,且位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上甲板与下层平台之间;第二直梯,设置于主桅体外部,且位于下层平台和上层平台之间。同时满足前桅电气设备和液化天然气透气桅的功能要求,大大节省了建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大型集装箱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作液化天然气透气桅的组合式前桅。
背景技术
为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将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用燃料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案。目前已有超大型集装箱船将LNG作为主要燃料,并在船上布置LNG储存舱。
对于常规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首部系泊甲板区域会设置前桅,用以布置雷达、探照灯、前桅灯和锚灯等电气设备,且前桅嵌入到防浪墙结构上。对于有LNG储存舱的船舶,需要安装透气桅,其主要作用是排放从LNG储存舱安全阀或绝缘层安全阀排出的天然气或氮气,且LNG储存舱的透气管出口温度为低温,且附近一定范围为危险区。
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LNG储存舱一般布置在上层建筑下方区域,透气桅可选择的布置位置为上层建筑区域或首部系泊甲板区域。但由于透气帽危险区范围较大,位于上层建筑区域会导致上建区域的一系列电气设备可能需要采用防爆型,建造成本会大大增加,故将透气桅放在首部系泊甲板区域是最优方案,且根据船级社风险评估要求,透气帽的位置要远离最首部的集装箱边缘至少10m,故透气桅需布置在首部系泊甲板中间区域。
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前桅和防浪墙结构设计在一起,将透气桅布置在首部系泊甲板中间区域,能够满足前桅和LNG透气桅的功能要求,但是总体造型不美观且造成建造成本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兼作液化天然气透气桅的组合式前桅,用于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具体包括:
主桅体,通过一根部加强结构固定于所述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首部系泊甲板中间区域;
上层平台,设置于所述主桅体的顶部,且所述上层平台上设有防爆型航行指示装置;
下层平台,设置于所述主桅体的中部,且所述下层平台上设有若干电气设备;
至少一透气管,与所述主桅体并列设置并通过一管路支撑结构连接所述主桅体,所述透气管贯穿所述上层平台和所述下层平台;
透气帽,设置于所述透气管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上层平台的上方;
第一直梯,设置于所述主桅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上甲板与所述下层平台之间;
第二直梯,设置于所述主桅体外部,且位于所述下层平台和所述上层平台之间。
优选的,所述根部加强结构包括:
根部肘板,设置于所述主桅体与所述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所述上甲板的连接处;
船体结构对接筒体,焊接于所述主桅体的根部,且设置于所述上甲板与所述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下甲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根部肘板为4个,分别沿所述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船长和船宽方向设置,且每个所述根部肘板的自由边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防爆型航行指示装置包括防爆型艏锚灯和防爆型操舵灯,且所述防爆型艏锚灯位于所述防爆型操舵灯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1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