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餐厨垃圾处理器及其垃圾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2239.5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球;李庆魁;刘金根;马运涛;陈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4/08;B02C4/42;B02C4/28;B30B9/06;B30B15/34;B30B15/32;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15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垃圾 处理器 及其 垃圾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餐厨垃圾处理器及其垃圾处理方法,包括粉碎桶与脱水桶,脱水桶底部设有用于与下水道连通的出水孔,脱水桶上端密封,脱水桶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内安装有出气单向阀,脱水桶顶端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内安装有进气单向阀;滑板上端固定有连杆,连杆上端贯穿脱水桶顶部并相对脱水桶顶部滑动设置;脱水桶内位于滑板下方固定有滤板,脱水桶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螺杆,螺杆贯穿滑板并和滑板通过滚珠螺纹连接,螺杆下端沿周向固定有若干叶片,叶片下端和滤板相贴。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餐厨垃圾含有大量水分、油脂易导致收集、运输过程中油水滴漏流淌、较难处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多功能的餐厨垃圾处理器及其垃圾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餐厨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含有大量的水分与有机物,很容易腐坏,产生恶臭。
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将餐厨垃圾用垃圾袋装好后放入垃圾桶内,再统一送至垃圾处理站。餐厨垃圾含有大量的水分、油脂,因此对收纳餐厨垃圾的容器密封性要求较高,否则易导致收集、运输过程中油水滴漏流淌到地面上,较难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餐厨垃圾处理器及其垃圾处理方法,以解决餐厨垃圾含有大量水分、油脂易导致收集、运输过程中油水滴漏流淌、较难清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的餐厨垃圾处理器,包括粉碎桶与脱水桶,粉碎桶内转动连接有两个粉碎辊,粉碎辊上沿周向均布有粉碎齿,粉碎桶下端设有出料孔,粉碎桶外固定有用于驱动粉碎辊转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粉碎桶的侧壁并与其中一个粉碎辊固定,两个粉碎辊上固定有相互啮合的齿轮;脱水桶底部设有用于与下水道连通的出水孔,脱水桶上端密封,脱水桶内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内安装有出气单向阀,脱水桶顶端设有进气孔,进气孔内安装有进气单向阀;滑板上端固定有连杆,连杆上端贯穿脱水桶顶部并相对脱水桶顶部滑动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固定有凸轮,凸轮上沿其曲线轮廓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和连杆之间固定有横杆;脱水桶内位于滑板下方固定有滤板,脱水桶顶部转动连接有若干螺杆,螺杆贯穿滑板并和滑板通过滚珠螺纹连接,螺杆下端转动连接在滤板上,螺杆下端沿周向固定有若干叶片,叶片下端和滤板相贴;脱水桶侧壁位于滤板上方设有进料孔,进料孔和出料孔之间连通有倾斜的连通管,连通管靠近脱水桶的一端为低端。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于:
1、电机驱动其中一个粉碎辊转动,两个粉碎辊通过齿轮传动实现相向转动,粉碎齿将餐厨垃圾中较大块的骨头碎渣等粉碎,粉碎后的餐厨垃圾掉落至连通管内并进入脱水桶内进行脱水。
2、凸轮随电机转动,凸轮和滑杆组成凸轮机构,滑杆通过横杆带动连杆做竖向往复滑动,连杆带动滑板竖向滑动,滑板向下滑动时压缩滤板上的餐厨垃圾,使得餐厨垃圾中的油水通过滤板向下沥出,最终通过出水孔排出到下水道,脱去水分后便于后续的餐厨垃圾处理。
3、滑板上下往复滑动的过程中,通过滚珠丝杆结构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叶片转动,叶片搅动位于滤板上的餐厨垃圾,避免餐厨垃圾堵塞滤板,另外滤板上的餐厨垃圾被叶片持续翻转,也使得滑板在压缩时可以更好的将餐厨垃圾中的油水压出。
4、滑板向下滑动时,脱水桶上部空间增大,外界气体进入脱水桶上部,滑板向上滑动时,脱水桶上部的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排出到滑板下部,吹动滑板下表面,避免餐厨垃圾粘附在滑板下表面。
进一步,滑板上端固定有电热丝以及供电热丝通电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2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球副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磁信号分析的核辐射损伤分级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