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的室内环境3D动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3022.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夫;沈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48 | 分类号: | G06F16/248;G06F16/29;G06T17/00;G06K9/00;G06K9/62;G16Y20/1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像 室内环境 动态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图像的室内环境3D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建筑的具体信息,包括建筑结构、建筑的高度、建筑的长度和宽度、建筑的占地面积以及建筑内部构造与设计;
步骤2:建立建筑的虚拟3D模型,利用3D MAX进行建筑的3D还原构建,用于后续的数据展示;
步骤3:将3D MAX创建的建筑模型导入至Unity 3D中,在Unity 3D中重建建筑的3D模型;
步骤4:通过摄像头获取的图像监测空气质量数据;
步骤5:从服务器获取建筑各个位置的空气质量信息,服务器中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建筑的空气质量信息,空气质量信息的获取通过HTTP的形式传输;
步骤6:将空气质量信息与建筑中房间的位置相关联,使得3D模型中的各个房间与获取到的空气质量信息一一对应;
步骤7:在虚拟的3D建筑模型上的相应位置显示空气质量信息,显示方式包括数字显示当前空气质量信息、折线图显示历史空气质量信息;
步骤8:通过判断空气质量信息是否超过阈值,反馈给3D模型;
步骤9:虚拟的3D建筑模型根据空气质量反馈的结果信息实时渲染空气质量信息在3D建筑模型中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的室内环境3D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过程如下:
步骤4-1:通过监控摄像头获得室内环境图像数据;
步骤4-2: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图像统一裁剪为800x600大小;
步骤4-3:将图像分到R、G、B三个空间下;
步骤4-4:取B通道下的图像数据;
步骤4-5:设(i,j)是图像中的任意一点,遍历图像中的所有B通道下像素点,利用如下公式求信息熵:
其中ENT表示图像的信息熵,p(i,j)表示图像的第i行,第j列的像素点;
步骤4-6:将得到的B通道下图像的信息熵与已知空气质量图像的信息熵对比,映射至空气质量与信息熵的拟合曲线,得到空气质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30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