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芯电缆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3417.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涂金龙;徐有军;潘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G01R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8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芯电缆 方波信号 指示单元 集成电路 电缆检测单元 脉冲分配单元 发光器件 改变参数 检测装置 频率发生 稳压单元 体积小 重量轻 检测 点亮 断线 可用 虚焊 电缆 响应 观察 | ||
一种多芯电缆检测装置,包括稳压单元(1)、IC检测单元(2)、脉冲分配单元(3)、电缆检测单元(4)、第一指示单元(5)、第二指示单元(6)。利用LM2904集成电路产生方波信号,通过改变参数,使方波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可用于检测指定集成电路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检测多芯电缆是否正常,用易于观察的LED是否点亮进行判断电缆是否有断线、虚焊、错焊等问题。本装置利用LED作为发光器件,具有亮度高、响应速度快、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检测技术,特别是一种集成电路及多芯电缆检测技术,属于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多芯电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一些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在试验或产品中经常使用带有插头插座的多芯电缆。由于在生产加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测试,以便检查各电缆是否有错漏焊或开路的现象。通常是用万用表在对电缆的两端依次一根一根地测量导通情况,对于芯数较多的电缆,测量较为繁琐,且容易出差错,对大批量生产的电缆,测量更是费时费力。
目前也有一些检测多芯电缆的技术及方法,在指定的场景下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对提高生产效率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对于某些应用场景,效果不理想,例如不能检测电缆芯线的交叉焊接错误等,而这种情况在批量生产制作多芯电缆时又容易发生,因此,需要一种更简易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芯电缆检测装置,能够对多芯电缆的错焊、漏焊进行检测并指示,同时还能检测指定型号集成电路(IC)是否能正常工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芯电缆检测装置,包括:稳压单元(1)、IC检测单元(2)、脉冲分配单元(3)、电缆检测单元(4)、第一指示单元(5)、第二指示单元(6);其中:
稳压单元(1):为多芯电缆检测装置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与IC检测单元(2)、脉冲分配单元(3)、电缆检测单元(4)构成电气连接;
IC检测单元(2):其中设置有一选择开关,选择开关断开时,用于检测LM2904集成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选择开关接通时,为脉冲分配单元提供高频脉冲信号,与稳压单元(1)、脉冲分配单元(3)和第一指示单元(5)构成电气连接;
脉冲分配单元(3):将IC检测单元(2)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循环轮流输出,与稳压单元(1)、IC检测单元(2)、电缆检测单元(4)构成电气连接;
电缆检测单元(4):用于对多芯电缆的错焊、漏焊进行检测,与稳压单元(1)、脉冲分配单元(3)、第二指示单元(6)构成电气连接;
第一指示单元(5):指示电源及所检测的IC是否正常,与IC检测单元(2)构成电气连接;
第二指示单元(6):指示所检测的多芯电缆是否正常,与电缆检测单元(4)构成电气连接。
本发明是按照上述构思使用上述单元组合而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LM2904集成电路产生方波信号,通过改变参数,使方波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当输出为低频信号时,用于检测LM2904集成电路的功能是否正常;当输出为高频信号时,用于检测多芯电缆是否正常,用易于观察的LED是否点亮进行判断电缆是否有断线、虚焊、错焊等问题。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
(1)容易识别电缆是否有问题:被测电缆的每个芯线对应一只LED指示灯,各LED均点亮,表示电缆是好的,否则电缆存在问题,如断线、虚焊、错焊,哪个LED灯不亮表示对应的芯线有问题。
(2)使用集成电路插座,可以方便检测集成电路的功能是否正常。
(3)利用LED作为发光器件,具有亮度高、响应速度快、耗电小、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34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