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4443.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2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汪记伟;秦奋;齐洪波;程晨;韩金宝;白永胜;卫飞;易世雄;窦红印;李红洲;崔永森;孙峰;张建亮;陈礼明;尹伊郡;梁善飞;王哲;杨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K2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22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尾气 余热 节能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装置、动力装置和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热能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所述排气装置的热能,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用于将回收到的热能传递给所述动力装置为所述动力装置提供动力来源;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发动机排气歧管(2),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蒸汽动力装置,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补液水箱(10)、第一换热装置(14)和喷嘴(18),所述补液水箱(10)、第一换热装置(14)和所述喷嘴(18)通过高压水管(16)依次连接,所述排气歧管(2)中的热能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4)中的液体加热,所述喷嘴(18)与所述蒸汽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喷嘴(18)与中央控制器(6)相连接,所述喷嘴(18)用于将经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4)加热后的液体喷射到所述蒸汽动力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装置(15),所述第二换热装置(15)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4)与所述喷嘴(18)之间,所述排气歧管(2)中的热能能够使得所述第二换热装置(15)中的液体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加压装置(9),所述加压装置(9)与所述补液水箱(10)相连接,所述加压装置(9)用于对流通在所述高压水管(16)中的液体加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水箱(10)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4)之间还设有第一电磁阀(11),所述第一电磁阀(11)与所述中央控制器(6)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1)用于控制从所述补液水箱(10)进入到所述高压水管(16)中的液体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9)与所述补液水箱(10)之间设有第二电磁阀(12),所述第二电磁阀(12)与所述中央控制器(6)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12)用于控制所述加压装置(9)作用于所述高压水管(16)中液体的压力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回收水路,所述回收水路用于将在所述蒸汽动力装置中释放过能量的液体回收回所述补液水箱(10),所述回收水路包括换热器(5)和回收水泵(23),所述换热器(5)和所述回收水泵(23)通过回水管(17)相连接,所述换热器(5)与所述蒸汽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回收水泵(23)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5)相连接,所述回收水泵(23)的另一端与所述补液水箱(1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水泵(23)与所述补液水箱(10)之间设有第三电磁阀(13),所述第三电磁阀(13)与所述中央控制器(6)相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13)用于控制所述回收水路中液体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燃油动力装置,所述燃油动力装置包括第一活塞机构(19),所述蒸汽动力装置包括第二活塞机构(20),所述第一活塞机构(19)和所述第二活塞机构(20)通过曲拐相连接,所述燃油动力装置与所述蒸汽动力装置共同为车辆运行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还包括三元催化器(4),所述三元催化器(4)与所述发动机排气歧管(2)相连接,所述三元催化器(4)用于净化所述发动机排气歧管(2)中的气体。
10.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利用尾气余热的节能系统,所述方法由中央控制器执行,包括:
获取高压水管中液体的第一流量、回水管中液体的第二流量和获取高压水管中液体的压力;
当所述第一流量小于预设的第一流量阈值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
当所述第二流量大于预设的第二流量阈值时,控制第三电磁阀开启;
当所述高压水管中液体的压力小于预设的压力阈值时,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锐发动机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44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