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元妥协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港机钢圈健康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5340.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4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王鹏;孙进;韩清振;郭广明;吴多利;边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3/204;G01L5/00;G01L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5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单元 妥协 系数 修正 残余 应力 钢圈 健康 监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单元妥协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港机钢圈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港机钢圈关键区域的残余应力测量;
S2、残余应力主单元方向的确定;
S3、主单元方向上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求解;
S4、融合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妥协系数修正值求解;
S5、基于单元妥协系数修正值的港机钢圈实时健康状态求解;
所述步骤S1中测量方法为:对港机钢圈的易损伤区域进行标记并作为关键区域,对标记区域布置X射线残余应力测量装置来实时分别采集每个易损伤区域上X、Y、Z三个方向的残余应力值,即:σrix、σriy、σriz;
所述步骤S2中测量方法为:在S1的基础上,代入下式对每个易损伤区域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方向系数Qαi、Qβi、Qγi进行计算,并确定三个参数中的最大值方向为主单元方向,
其中,i为易损伤区域代号,i=1,2,3...N;Qα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X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方向系数;Qβ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Y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方向系数;Qγ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Z方向上的残余应力方向系数;α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X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配系数;β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Y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配系数;γ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Z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配系数;σrix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X方向上的残余应力;σriy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Y方向上的残余应力;σriz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Z方向上的残余应力;C(αi,βi,γi)max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上X、Y、Z三个方向残余应力分配系数的最大值;C(σrix,σriy,σriz)max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上X、Y、Z三个方向残余应力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元妥协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港机钢圈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求解方法为:根据S2中确定的每个易损伤区域的残余应力主单元方向系数,代入下式对第i个易损伤区域的主单元方向上残余应力标定系数Mi进行计算,
其中,M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的主单元方向上残余应力标定系数;Q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中主单元方向上的残余应力系数,即X、Y、Z三个方向上残余应力方向系数Qαi、Qβi、Qγi中的最大值;σri为第i个易损伤区域的残余应力综合值;A为X射线残余应力的面积系数,取值为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单元妥协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港机钢圈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求解方法为:根据S3中易损伤区域的主单元方向上残余应力标定系数,代入下式对融合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妥协系数修正值λ进行求解,
其中,λ为融合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妥协系数修正值;为所有易损伤区域主单元方向上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平均值;Di为易损伤区域的残余应力动态定标系数;为所有易损伤区域中主单元方向上的残余应力系数平均值;C(Mi)max为所有易损伤区域中主单元方向上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最大值;C(Mi)min为所有易损伤区域中主单元方向上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元妥协系数修正残余应力的港机钢圈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求解方法为:根据S4中融合残余应力标定系数的妥协系数修正值,代入下式对港机钢圈实时健康状态数值R进行求解,
其中,R为港机钢圈实时健康状态数值;为所有易损伤区域中X方向上残余应力方向系数的平均值;为所有易损伤区域中Y方向上残余应力方向系数的平均值;为所有易损伤区域中Z方向上残余应力方向系数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3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设施
- 下一篇:一种椭圆芯领结型单偏振结构光纤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