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绕线机的双工位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5397.6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3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凌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绕线机 双工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绕线机的双工位绕线装置,包括铁芯定位机构、第一绕线机构、第二绕线机构和联动机构;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均包括开式机头、安装于开式机头并带有开口的齿轮、安装于开口式机头并与齿轮离合式连接的储线环,储线环的内壁上具有啮合齿;铁芯定位机构具有两个铁芯定位工位;联动机构包括底座、轴承座、第一滑板、第一丝杠和传动杆;第一滑板滑动配合在底座上,并且第一滑板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螺母套;传动杆通过轴承座安装于第一滑板上,并且传动杆的两端均具有传动齿轮,以及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啮合齿对应;第一丝杠安装于底座并且穿过第一螺母套。本发明既节省了能耗,又提高了绕线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绕线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环形绕线机的双工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精度交流稳压器、调压器产品所用的接触式调压线圈,其线圈的上下两面都有一个刻有线槽的胶木盘,要求漆包线均匀地绕到胶木盘的线槽里,然后进行浸漆、烘干定形、工作面磨平等工序,通过碳刷与线圈的磨平表面接触进行电压调节。
为了提高漆包线在铁芯上缠绕的效率,公开号为CN20138343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环形绕线机,包括开式机头、电控箱、传动机构、储线机构、绕线机构和排线机构,排线机构包括安装座、带托盘的主动橡胶轮和被动橡胶轮,带托盘的主动橡胶轮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储线机构具有储线环,绕线机构具有带开口的齿轮,所述带开口的齿轮与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带开口的齿轮在顺时针转动时与所述储线环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机构为步进电机驱动,电控箱内具有单片机控制系统,在电控箱上设置有线距修正按钮,步进电机由所述单片机控制,线距修正按钮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这种环形绕线机,能够通过线距修正按钮与单片机的控制,增大或者减少线距脉冲数,使漆包线始终能够准确地绕到线槽里,杜绝了跳线或叠线现象。
其在绕线操作时,齿轮上的带线器带动储线环上的漆包线缠绕至铁芯上,同时储线环会与齿轮发生反向转动。储线环在反向转动时,为了提高储线环出线的稳定性,会利用摩擦片贴合在储线环的内壁上,防止其任意转动,并使其在带线器通过漆包线的牵拉作用下发生转动。该结构虽然能够起到绕线的效果,但是整个绕线过程中,摩擦片贴合在储线环上,导致摩擦片的磨损较大,需要平凡更换;另一方面,储线环在与摩擦片的摩擦情况下转动,导致大量的能量损耗,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绕线机的双工位绕线装置,既节省了能耗,又提高了绕线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绕线机的双工位绕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铁芯定位机构、第一绕线机构、第二绕线机构和联动机构;
所述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均包括开式机头、安装于开式机头并带有开口的齿轮、安装于开口式机头并与齿轮离合式连接的储线环,所述储线环的内壁上具有啮合齿;
所述铁芯定位机构具有两个铁芯定位工位,并且两个铁芯定位工位分别与第一绕线机构和第二绕线机构对应;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底座、轴承座、第一滑板、第一丝杠和传动杆;所述第一滑板滑动配合在底座上,并且第一滑板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螺母套;所述传动杆通过轴承座安装于第一滑板上,并且传动杆的两端均具有传动齿轮,以及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储线环内圈上的啮合齿对应;所述第一丝杠安装于底座并且穿过第一螺母套以带动第一滑板往复移动,以带动传动齿轮与啮合齿啮合或是脱开。
优选的,两个储线环分别位于两块开式机头相向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铁芯定位机构包括三个呈直线排列的限位组件和两个呈直线排列的调节组件,以及每个铁芯定位工位由一个调节组件和两个限位组件呈三角分布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凌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凌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5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