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局部空间通风效能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6535.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6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尤伟;张昊;丁沃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杨媛媛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局部 空间 通风 效能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局部空间通风效能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待测区域的污染物法向逸散面积;确定待测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根据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物法向逸散面积计算污染物逃逸速度;根据污染物逃逸速度确定通风效能。本发明采用污染物法向逸散面积计算污染物逃逸速度,提高了污染物逃逸速度计算的准确性。另外本发明根据污染物逃逸速度确定通风效能,不受待测区域体积的影响,能更为客观的反应待测区域的通风效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局部空间通风效能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必将扩张城市建设面积,而城市建设往往忽视城市的通风性能,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热量和高浓度污染物得不到及时的扩散和稀释,从而影响城市热环境和风环境的舒适性。良好的城市通风条件对于优化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城市通风的量化研究,首先需要探讨合理有效的城市空间通风确定方法,包括风场环境的预测以及通风效能的确定两个方面。
对于风场环境的预测,实验法是风环境研究领域的传统方法,包括室内风洞实验和室外实测两种。实验法以真实的实测数据分析城市形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该方法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研究成本较高。
而在通风效能确定方面,风速(比)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是现有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指标。它们在建筑群风廊,迎风面密度,渗透性能等方面均有广泛运用。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采用风速及风速比进行室外风场环境的确定。但是这些指标容易受待测区域体积的影响,不能客观的反映室外空间的通风效能,因此如何基于污染物浓度确定通风效能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局部空间通风效能确定方法,能够客观的反应城市局部空间的通风效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局部空间通风效能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待测区域的污染物法向逸散面积;
确定待测区域的污染物浓度;
根据所述污染物浓度和所述污染物法向逸散面积计算污染物逃逸速度;
根据所述污染物逃逸速度确定通风效能。
可选的,所述确定待测区域的污染物法向逸散面积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待测区域的侧向逸散面法向面积;
确定所述待测区域的水平逸散面法向面积;
根据所述侧向逸散面法向面积和所述水平逸散面法向面积计算所述污染物法向逸散面积。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待测区域的侧向逸散面法向面积具体包括:
获取待测区域中建筑的角点坐标、建筑高度、空间角点坐标和空间高度;
将所述角点坐标、所述建筑高度、所述空间角点坐标和所述空间高度进行非均匀空间网格划分,生成第一网格点;
计算所述第一网格点对应的风速矢量;
根据所述角点坐标、所述建筑高度、所述空间角点坐标和所述空间高度提取所述待测区域侧向逸散面坐标;
将所述侧向逸散面坐标进行网格划分,生成第二网格点;
将所述第一网格点的坐标和所述第一网格点对应的风速矢量进行插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网格点对应的风速矢量;
根据所述第二网格点对应的风速矢量计算所述待测区域的侧向逸散面法向面积。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待测区域的水平逸散面法向面积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6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