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道路单向减速防逆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6567.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恒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锡拖农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10 | 分类号: | E01F13/10;E01F9/529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赵爱婷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道路 单向 减速 逆行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单向减速防逆行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装配室和开设于路面上的弹出槽,所述装配室和弹出槽相连通,且装配室顶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阵列分布的单向轴承对称安装有多个转台和多个棘轮,每个所述转台上均转动安装有棘爪并通过棘爪与对应的棘轮相连接,每个所述转台的侧壁上均共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装配室内设有控制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保温箱和多个从动齿轮。本发明结构简单,既不会对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较大影响,又能有效阻止逆向车辆的行驶,并且只有当车辆逆行时,止行架以及其他装置才会发生相对运动,有效减低了装置间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单向减速防逆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驾驶车辆通过路口时,许多司机会为了贪图一时方便、不顾行人和自身的安全、无视“禁止逆行”的标志进行逆向行驶的操作,这一行为轻则引起交通阻塞,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重则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害。
现有的防逆行装置多为警示牌或减速车带,仅能起到警示作用,并不能完全阻止司机的逆行行为,并且无论哪一方向的行车都会撞击减速车带,从而导致正常行驶的车辆通过减速车带时也需要被迫减速;此外,减速车带多为一体成型刚性结构,在受到多次撞击后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从而失去防逆行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正常行驶的车辆数量远大于逆行车辆的数量,因此前者对减速车带的撞击会大大加快减速车带的损耗,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市道路单向减速防逆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逆行装置仅能起到警示作用,并且会对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影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城市道路单向减速防逆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道路单向减速防逆行装置,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装配室和开设于路面上的弹出槽,所述装配室和弹出槽相连通,且装配室顶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阵列分布的单向轴承对称安装有多个转台和多个棘轮,每个所述转台上均转动安装有棘爪并通过棘爪与对应的棘轮相连接,每个所述转台的侧壁上均共轴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
所述装配室内设有控制机构和联动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保温箱和多个从动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转动安装在装配室的内侧壁上并通过链条与对应的驱动齿轮相连接,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通过发热装置与保温箱相连接,所述保温箱内密封滑动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与保温箱之间充有膨胀液;
所述弹出槽内放置有止行架,所述联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止行架的底部固定相连。
优选地,每个所述发热装置均包括焊接在对应从动齿轮侧壁上的第一摩擦块,所述保温箱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摩擦块,且每个第一摩擦块均与位置相对应的第二摩擦块相抵。
优选地,所述保温箱包括隔热层和导热层,且导热层位于隔热层与膨胀液之间并与第二摩擦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接架和推板,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推板的上端、止行架的下端固定相连,且连接架与推板连接处转动固定在装配室的内侧壁上,所述推板的位置与保温箱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每个所述从动齿轮上均对称嵌设有多个第一永磁体,所述装配室内固定设置有多个警示机构,每个所述警示机构均包括位于对应从动齿轮正下方的保护外壳和警示哨,每个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顶壁上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永磁体,每个所述保护外壳内均设有气囊,且每个气囊均通过直管与对应的警示哨相连通,多个所述警示哨的排气口倾斜方向均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多个棘轮安装在路面上可自然形成一段减速路段,并且轮齿的弧形边朝向正常行驶的车辆的方向,不会对正常行驶的车辆造成额外影响,而轮齿倾斜的平面朝向逆向行驶的车辆的方向,逆向行驶的车辆的车轮与轮齿接触时会给车辆带来较为明显的颠簸感,对驾驶人起到警示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锡拖农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锡拖农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6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