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7231.8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刘志远;李猛;李国强;李小龙;魏忠义;马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夏菁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本发明利用金属铱与特定的杂环配体相结合,通过调节化合物的波长,得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后,可使器件的发光效率以及亮度显著提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铱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易,条件要求不苛刻,目标产物收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1987年,邓青云博士报道了基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技术, 主要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制备具有传输层和发光层的双层器件,量子效率 提高至1%,在低于10V的工作电压下可达到1000cd/m2的亮度,引起了世界 科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推动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向实用化阶段迈进的步伐。 电致发光器件具有全固态结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构成该器件的核心和基 础。新材料的开发是推动电致发光技术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对原有材料制备 和器件优化也是现在有机电致发光产业的研究热点。
磷光发光现象自从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追崇,因为磷光材料的发 光效率明显高于荧光发光效率,从理论上能达到100%的发光效率,所以很多 科研机构都在加大磷光材料的研发力度,试图通过磷光材料来加快产业化发 展。
但是由于磷光材料存在合成成本高,合成工艺要求高,在合成过程中容 易污染环境,提纯要求高,寿命短,效率低等不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 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发光 效率以及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具有式Ⅰ所示 结构:
其中,m为0、1或2;n为1、2或3;且m和n相加的和为3;
X选自O或S;
R1、R2、R3、R4、R5各自独立的选自氘、硝基、氨基、羟基、卤素、氰 基、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8烷氧基、取 代或非取代的C2-C6烯烃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2-C6炔烃基、取代或非取代 的C6-C18芳基或取代或非取代的C4-C12芳族杂环基;
R1、R2、R4和R5的数目独立的为0、1、2、3或4个,R3的数目为0、1 或2个;
或者R1、R2、R3、R4、R5各自独立的与所在芳香环相互形成取代或非取 代的C3~C30脂肪族环、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芳环或取代或非取代的 C2~C60芳杂环;
或者R1与R2之间或R3、R4、R5之间相互形成取代或非取代的C3~C30 脂肪族环、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芳环或取代或非取代的C2~C60芳杂环。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m为0,n为3。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具体实施例中,m为1,n为2。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具体实施例中,m为2,n为1。
即上述式Ⅰ所示结构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7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门装配用工装
- 下一篇:基于神经网络的输变电数据突变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