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7498.7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史正平;舒清海;詹欣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都捷信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8 | 分类号: | B29C45/18;B29C45/76;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3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口 注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包括料桶,料桶的底端固定设有支架,支架的底部固定设有加强板,加强板的顶端固定设有传送桶,传送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送料绞龙,传送桶的一端固定设有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设有电机,电机的传送轴贯穿传送桶与送料绞龙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通过电机驱动传送桶内部的送料绞龙转动,可持续往注塑机内供料,保证流水线一直处于运转状态,通过料桶存储原料,可持续往传送桶内供料,通过在料桶内部分别设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便于检测料桶内部的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属于线束端口注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数据线是用来传送视频、铃声、图片等文件,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传递的通路工具,随着智能手机及其它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数据线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数据线包括本体和端口,生产时,需分别将端口注塑成型,常见的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需要频繁上料,上料间隔短,比较耗费人力,且常见的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不便于检测上料装置内部的原料,上料装置内部的原料若是不足,难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见的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需要频繁上料,上料间隔短,比较耗费人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包括料桶,所述料桶的底端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顶端固定设有传送桶,所述传送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送料绞龙,所述传送桶的一端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送轴贯穿传送桶与送料绞龙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料桶正面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指示灯,所述料桶正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指示灯,所述料桶的底端固定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中部开设有导料口,所述导料口通过导料管与传送桶的进料端固定连接,所述料桶一侧顶部的内壁和一侧底部的内壁分别固定设有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和第二外壳的内部均通过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与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近开关的一端和第二接近开关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置于外部,所述料桶另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螺旋提料机的出料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均固定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的顶端和第二外壳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桶的出料端固定设有出料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料桶的顶端铰接有桶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提料机通过螺旋提料机表面设有的螺旋提料机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支架正面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分别设有电机开关、第一接近开关按钮和第二接近开关按钮,所述电机、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通过电机开关、第一接近开关按钮和第二接近开关按钮与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线束端口注塑上料装置,通过电机驱动传送桶内部的送料绞龙转动,可持续往注塑机内供料,保证流水线一直处于运转状态,通过料桶存储原料,可持续往传送桶内供料,不需要工作人员频繁上料,比较节省人力,通过在料桶内部分别设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便于检测料桶内部的原料,若是料桶内部的原料充足,第二接近开关检测到原料,控制第二指示灯工作,若是料桶内部的原料不充足,第二接近开关无法检测到原料,控制第二指示灯关闭,提示工作人员尽快加料,将料桶的接口与螺旋提料机的出料端连接,通过螺旋提料机便于往料桶内加料,当料桶内原料的位置到达第一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检测到原料后控制第一指示灯开启,提示工作人员停止加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都捷信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于都捷信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7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