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管不圆度在线数字检测及反馈自动矫正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7629.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燕;胡祥松;徐菲;张昱;唐晓群;陈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3/20 | 分类号: | B29C53/20;B29C53/80;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 管不圆度 在线 数字 检测 反馈 自动 矫正 装置 方法 | ||
PE管不圆度在线数字检测及反馈自动矫正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于PE管冷却段前端的伺服矫正部分,设置于PE管冷却段后端的激光检测部分。激光检测部分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回转支承轴承的齿形外圈啮合;第一回转支承轴承的齿形外圈设置有激光传感器。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回转支承轴承的齿形外圈啮合;矫正机构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位于第三伺服电机两侧的滑块,所述第三伺服电机、滑块均安装在第二回转支承轴承的齿形外圈上;滑轨上固定安装滚筒架,滚筒架通过螺母连接丝杆,丝杆与第三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滚筒架上安装有锥滚筒。本发明能够对PE管成品塑管的不圆度进行实时检测,同时能对PE管不圆度在线进行矫正调整,使得对PE管不圆度误差矫正达到允许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管生产过程中不圆度在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管不圆度在线数字检测及反馈自动矫正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PE管制造工艺中,涉及PE管成品塑管的不圆度检测,一般都是人工用卷尺或卡尺测量PE管产线末端的切断工位切断口的变形最大直径及角度,然后在前端冷却段工序中手动调整机械对角夹轮锁紧的角度/对角距离以矫正变形,重复该测量和该调整过程。若是PE管成品塑管的不圆度符合规定的误差范围,调整结束;若是仍不达标,则过程不断重复,直到切断环节PE管口的误差符合规定的误差。上述PE管不圆度检测的弊端在于:
1)、人工测量PE管口直径误差较大,且无法精确到整个的PE管圆周口面,往往只能找到最大直径及角度,调整的时候也是大致调整。
2)、由于是人工依靠经验操作调整机械夹轮,也存在调整精度不够的弊端;且人工定时抽检、定时调整,并非是实时调整,在某个时间段若是出现PE管不圆,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调整,发现及处置不及时会导致一定批量的产品质量不合格。
3)、人工测量PE管口误差数据,无法及时作为前端设备及参数异常的指标数据,后续在PE管不圆度监测中,无法将设备异常、模具异常与原料配方参数建立一个对应的关系并在制造工艺中进行实时调整。
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821747063 .3;授权公告号:CN209214552 U”记载了“一种转子外圆自动检测装置”,其用于转子外圆的形状、尺寸的检测,使激光发射器发1出的激光能扫过整个转子外圆,由于激光无法穿过转子故而激光接收器无法接收到激光的区域即为转子的外圆直径。激光接收器将信号送入处理器进行处理,之后传送到显示器进行显示。若检测合格,则将检测合格的转子送入下一道工序;若检测不合格,则显示器显示不合格,提醒操作工人取走。该方案不适用于PE管不圆度在线检测,不能对PE管不圆度在线进行补偿调整、也无法对PE管矫正到国标允许范围。
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721252134 .8;授权公告号:CN 207388287 U”记载了“一种塑料管材不圆度校正装置”,其中的,控制盒内设有控制数个支撑杆同时收缩或延伸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两个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的控制框架,两个控制框架所形成的平面垂直设置,位于两个控制框架的交点设有与两个控制框架垂直设置所形成的平面垂直的立柱,立柱穿过小螺母,通过小螺母的正转或反转操控控制装置的上升或下降,所以当立柱上升或下降时,能够控制支撑杆在套管内同时伸缩。能够进行多点同时调节,误差小,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有效的为管材进行校正。可见,其实际是通过小螺母的正转或反转操控控制装置的上升或下降,半自动化操作,精度不高;也无法实时检测PE管成品塑管的不圆度;更不能对PE管不圆度在线进行矫正调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PE管不圆度在线数字检测及反馈自动矫正装置及方法,能够对PE管成品塑管的不圆度进行实时检测,同时能对PE管不圆度在线进行矫正调整,使得对PE管不圆度误差矫正达到允许范围。同时能通过不圆度的在线监测发现前端设备及模具成型异常,通过网络及时报警避免事故扩大化。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宜硕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7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