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弹簧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7680.2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自吉;赵正荣;许桂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2 | 分类号: | F16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弹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弹簧结构,其包括径向部(1)、倾斜部(2)、轴向连接部(3),轴向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径向部,另一端连接倾斜部,径向部垂直于弹簧结构的轴线,倾斜部相对于水平线或径向部倾斜设置,径向部的径向长度小于倾斜部的径向长度,其特征在于:倾斜部(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椭圆形,多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沿周向交错间隔设置,第一通孔的长轴方向为弹簧结构的径向,第二通孔的短轴方向为弹簧结构的径向。所述新型弹簧结构,能够提高小型/微型弹性元件的载荷、抗疲劳变形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弹簧结构。
背景技术
弹性元件用于传递载荷、减少振动等,但现有的小型/微型弹性元件存在载荷小、抗疲劳变形特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弹簧结构,所述新型弹簧结构,能够提高小型/微型弹性元件的载荷、抗疲劳变形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新型弹簧结构,其包括径向部(1)、倾斜部(2)、轴向连接部(3),轴向连接部的一端连接径向部,另一端连接倾斜部,径向部垂直于弹簧结构的轴线,倾斜部相对于水平线或径向部倾斜设置,径向部的径向长度小于倾斜部的径向长度,其特征在于:倾斜部(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为椭圆形,多个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沿周向交错间隔设置,第一通孔的长轴方向为弹簧结构的径向,第二通孔的短轴方向为弹簧结构的径向。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部(2)相对于水平线或径向部倾斜设置,其倾斜角a为6.0-1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4)具有长轴尺寸P1,第二通孔(5)具有短轴尺寸P2,弹簧结构具有轴向高度H,P1=(0.9-1.4)H。
进一步地,所述P2=(0.5-1.0)H。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部(1)的靠近倾斜部的一侧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为半圆形或弧形凹槽,第一凹槽为周向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部(1)的远离倾斜部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7),第二凹槽为周向环形凹槽,第二凹槽的径向尺寸大于一个或多个第一凹槽的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7)用于弹簧结构安装时与与其配合的环形台阶部端面配合或其内放置密封垫后用于连接所需配合的结合部。
所述一种新型弹簧结构,能够提高小型/微型弹性元件的载荷、抗疲劳变形特性。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弹簧结构主视图;
图 2为本发明弹簧结构仰视图。
图中:径向部1、倾斜部2、轴向连接部3、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7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