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张力高稳定轻小型恒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8245.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2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彦;许怡贤;方琴;从强;张从发;林秋红;邱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稳定 小型 恒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张力高稳定轻小型恒力装置,包括包围盒和至少一个恒力单元。包围盒包括盒体和顶板,顶板上设有出绳孔和定滑轮。每个恒力单元包括非线性弹簧、滑块、滑杆、螺旋弹簧、调节螺母。滑杆两端分别与包围盒底板和顶板固连;非线性弹簧一端与包围盒底板固定,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滑块设置于滑杆上,可沿滑杆上下滑动;螺旋弹簧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母连接;调节螺母与滑杆上部的螺纹相旋合。该恒力装置可随着变形的增大而输出载荷(拉力)基本保持恒定,具有输出力大、载荷恒定、储能密度高、体积小、摩擦损耗小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仪器仪表、航天和医疗等领域,例如隔振装置、平衡机构、电机刷握、失重模拟装置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恒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张力高稳定轻小型恒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恒力装置通常为薄壁恒力弹簧,但实际工程应用中,发现恒力弹簧存在以下问题:输出的力不恒定;薄壁簧片容易失稳;收缩过程不按线性方向。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恒力机构。基于PRBM模型的恒力机构方案,该方案通过优化刚性连杆和弹性元件,可实现恒力输出。主辅式恒力弹簧支吊架方案,采用一对辅助弹簧和摆动刀形凸轮,将主弹簧压缩时的力-位移三角形特性曲线切补成矩形,在整个过程中机构所提供的力是恒定的。但是总体来说,这些恒力机构方案输出的力不大,而且恒定力对应的位移行程不长;复杂机构带来的不可靠、重量大和非光滑性;有些方案需要输入一个初始力。这些缺点限制了恒力机构方案的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张力高稳定轻小型恒力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张力高稳定轻小型恒力装置,包括包围盒和至少一个恒力单元,包围盒包括盒体和顶板,顶板上设有出绳孔和定滑轮,恒力单元包括非线性弹簧、滑块、滑杆、螺旋弹簧、调节螺母等。滑杆两端设有内螺纹孔,与包围盒底板和顶板采用螺栓连接,滑杆下部光滑,中部设有限位突起,上部设有外螺纹;非线性弹簧一端与包围盒底板固定,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滑块设置于滑杆上可沿滑杆光滑段上下滑动;螺旋弹簧套设于滑杆外,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母连接;调节螺母与滑杆上部的外螺纹相配合,可以通过改变调节螺母在滑杆螺纹上的位置改变螺旋弹簧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恒力单元可以采用组合弹簧方案,如图1,系统主要由正刚度的螺旋弹簧和负刚度的非线性弹簧构成。螺旋弹簧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2(a),具有正的结构刚度k。非线性弹簧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2(b),其中ab段为正刚度段,bc段为负刚度段。两者组合后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2(c),当非线性弹簧的bc段负刚度设计为-k时,组合后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具有恒力段de。当预调节力Fa施加于螺旋弹簧,其载荷位移曲线发生平移,如图2(d)。如果非线性弹簧的设计方案保持不变,则最终组合后结构的载荷位移曲线如图2(f)。从而可通过施加预调节力Fa,来调节恒力单元的输出恒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非线性弹簧采用样条曲线表征,非线性弹簧的样条曲线形态采用优化理论来设计,其设计方法如下:
1)建立非线性弹簧形态优化设计模型
为了设计最优的非线性弹簧形态,使得其具有满足恒定力大小和位移行程设计要求的目标载荷-位移曲线,需要使其实际载荷-位移曲线尽可能逼近目标载荷-位移曲线,故选取若干目标载荷-位移曲线上的离散点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如下:min(SFE+DP)
其中,
非线性弹簧的形态函数偏差SFE表示为:
式中N为载荷-位移曲线上离散点的个数;当弹簧未屈曲时,Fspring为实际施加的载荷,当弹簧发生屈曲时,Fspring为屈曲临界载荷,fi为每个离散点上两条载荷-位移曲线的相对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