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8284.1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阮志雄;余细勇;王玉青;雷雪萍;徐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3/34 | 分类号: | C07D473/34;C07D519/00;C07F5/02;A61P35/00;A61P35/02;A61P19/02;A61P29/00;A61K31/52;A61K31/69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1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备方法。所述吲哚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的新型吲哚类化合物对于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管腔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适用于病理性血管新生相关性疾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肿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的病症之一,据中国肿瘤管理中心统计的有关数据得知,近年国内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状况呈现上升趋势。据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新增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依次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皮肤非黑色素瘤、胃癌、肝癌、直肠癌等。在临床上,对于肿瘤的治疗仍然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远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仍然还缺乏有效治疗肿瘤的药物。因此,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吲哚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前药分子,其具有良好的防治肿瘤的效果。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前药分子,所述吲哚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
X选自-C(R1)-或-N-;
n选自0-3的正整数;
R1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R8取代的C1-C10烷基、R8取代的C1-C10烷氧基、R8取代的C6-C20芳基、R8取代的C6-C20芳基氧基、硼酸基或C2-C10硼酸酯基;
R2选自氢、卤素、R8取代的C1-C10烷基、R8取代的C1-C10烷氧基、R8取代的C6-C20芳基或R8取代的C6-C20芳基氧基;
R3选自R8取代的C1-C10烷基、R8取代的C3-C10环烷基、R8取代的C1-C10烷氧基或R8取代的C6-C20芳基;
R4选自氢或
R5选自C1-C10烷氧羰基、C1-C10烷胺羰基或C1-C10烷羰基;
R6选自R8取代的C6-C20芳基;
R7选自R8取代的C1-C10烷基、R8取代的C3-C20环烷基或R8取代的C6-C20芳基;
R8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6-C20芳基、吗啉、哌嗪、咪唑、哌啶或C1-C10烷基取代的胺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吲哚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前药分子在制备防治血管新生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括上述的吲哚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前药分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未经广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8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