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9229.4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0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索志勇;谭太云飞;吕争;刘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李园园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形 影像 匹配 insar 载体 定位 | ||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包括:获取地面场景正射影像图与基准图像;对所述地面场景正射影像图和所述基准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对所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所述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进行匹配得到若干匹配点对;根据所述若干匹配点对进行反定位得到反定位结果。具有运行独立,更进一步提高载体的隐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
背景技术
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作为对SAR成像无法获取地形高程信息的补充,自其工程应用以来,在军事、农业、地形测绘、灾害防治、形变检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有的InSAR载体定位技术主要通过若干外部信号源组成观测几何,进行信号源与载体、信号源与信号源之间信息交互后,对载体进行定位。这样的定位方式类似于日常生活中通过GPS来定位自身的移动端位置,则如果想要提高定位精度就只能增加外部信号源数量,并且这种载体依赖外部源来定位的方式在外部源被电子干扰或者外部源被摧毁的情况下就失去了对载体进行定位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地形-影像匹配的InSAR载体反定位,包括:
获取地面场景正射影像图与基准图像;
对所述地面场景正射影像图和所述基准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
对所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所述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进行匹配得到若干匹配点对;
根据所述若干匹配点对进行反定位得到反定位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InSAR成像几何实时处理获取所述地面场景正射影像图。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地面场景正射影像图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场景正射影像图构建高斯金字塔和高斯差分金字塔;
根据所述高斯金字塔和所述高斯差分金字塔进行特征点提取得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所述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进行匹配得到若干匹配点对,包括:
根据所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所述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分别得到若干实时特征信息和若干基准特征信息;
对所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所述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进行匹配得到若干初始匹配点对;
从所述若干初始匹配点对中随机选择k对初始匹配点,计算所述k对初始匹配点的坐标转换矩阵,k>3;
根据所述坐标转换矩阵和所述若干初始匹配点进行匹配误差计算得到若干转换后偏移量;
根据所述若干转换后偏移量对所述若干初始匹配点进行剔除操作得到若干匹配点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若干匹配点对进行反定位得到反定位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若干匹配点的所述若干实时特征描述子和所述若干基准特征描述子对载体进行反定位得到若干初始反定位结果;
对所述若干初始反定位结果取平均得到反定位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92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