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复合桩桩孔水下视频拍摄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69593.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华;朱荣辉;孙元华;张红兵;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佳士成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430015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复合 桩桩 水下 视频 拍摄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复合桩桩孔水下视频拍摄检测装置,其可以灵活调节摄像头的摄像位置来降低水质对其拍摄状态的影响,因此缩短了检测周期,同时可以提高拍摄清晰度,且降低了对水下环境进行全面拍摄的难度;包括圆管、丝杠、大带轮、电机、小带轮、皮带、支撑板、圆齿盘、安装座、支座、摄像头、小电机和小齿轮,圆管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伸出孔,丝杠的底端自圆管的上侧转动穿过伸出孔并且伸入至工作腔内,丝杠的顶部与大带轮的中部键连接,丝杆的底端与工作腔的底端中部轴承连接,工作腔的左端和右端中部分别沿着丝杠的轴向贯穿设置有两组长条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复合桩桩孔水下视频拍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钢管复合桩是钢管与混凝土的一种新型组合形式。钢管复合桩在受荷过程中,充分弥补两种材料的自身存在的不足,既可以发挥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也可以发挥钢材良好的延性及韧性等优点,充分弥补两种材料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使钢管复合桩具备良好的力学特性和经济性。
钢管复合桩施工中存在孔底沉渣过大的问题,清孔直到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规定要求。桩底沉渣过厚将使基桩的有效桩长缩短,桩端阻力无法正常发挥甚至消失,从而造成整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大幅降低。
传统的桩孔水下视频拍摄检测装置是孔内摄像法,该装置目前主要应用于:
1、运用于PHC管桩,PHC管桩孔内摄像法以PHC管桩特有的预制内腔的竖向孔为观察通道,采用孔内摄像装置、定位装置、显示器等配套设备对整根桩或桩身局部的内壁缺陷进行拍摄和观察,以判断桩身有无裂缝、破碎、弯曲;接桩处有无错位、断裂、杂物、脱开;孔壁有无渗水等桩身完整性问题,并记录拍摄过程。
2、运用于混凝土灌注桩,孔内摄像法的图片可准确判断桩底与持力层接触部分的质量问题的范围,且可辅助判断质量问题的性质,为工程处理提供依据。桩底沉渣等缺陷在钻孔不同位置厚度是变化的,使用孔内摄像法可准确判断沉渣在孔壁不同位置的厚度。通常采用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平均值来确定该孔沉渣厚度检测值。
然而应用孔内摄像法的传统桩孔水下视频拍摄检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检测孔道内必须处于污水或者清水状态,检测前孔道内的存水需要进行冲洗置换,放置一段之间直至孔道内的水变清澈后方可检测,可见该检测过程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而且孔内摄像法的摄像位置较为固定,因此降低了其拍摄清晰度,同时使得其对水下环境进行全面拍摄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灵活调节摄像头的摄像位置来降低水质对其拍摄状态的影响,因此缩短了检测周期,同时可以提高拍摄清晰度,且降低了对水下环境进行全面拍摄的难度,从而增强实用性的钢管复合桩桩孔水下视频拍摄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钢管复合桩桩孔水下视频拍摄检测装置,包括圆管、丝杠、大带轮、电机、小带轮、皮带、支撑板、圆齿盘、安装座、支座、摄像头、小电机和小齿轮,所述圆管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伸出孔,所述丝杠的底端自圆管的上侧转动穿过伸出孔并且伸入至工作腔内,所述丝杠的顶部与大带轮的中部键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与工作腔的底端中部轴承连接,所述电机的右端与圆管的左端顶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小带轮中部键连接,所述皮带的左部区域和右部区域分别与小带轮和大带轮转动连接,所述工作腔的左端和右端中部分别沿着丝杠的轴向贯穿设置有两组长条孔,所述支撑板的顶端惯出设置有支撑螺纹孔,所述支撑螺纹孔与丝杠螺装,所述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自工作腔内分别滑动穿过两组长条孔并且分别伸出至圆管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圆齿盘的底端与支撑板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转动连接,所述销电机的左端与至支撑板的右端连接,所述小电机的输出端与小齿轮的中部键连接,所述小齿轮的左端与圆齿盘的右端啮合,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与圆齿盘的顶端右侧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支座之间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摄像头的底端与支座的底部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9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直径钢管桩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混凝土套箱的吊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