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69860.4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2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平;李文;罗俊元;李凯恩;石定中;罗玉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7709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接地 故障 分析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管理系统,属于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检测采集终端、数据传输单元、监控管理中心、调度管理中心,所述检测采集终端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检测采集终端分别用于对配电网多点小电流接地故障进行数据检测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本发明中,通过在检测采集终端中设置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在使用过程中数据储存模块可以对检测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储存,工作人员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可以通过数据显示模块对数据储存模块中的数据进行调取显示,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采集测取的数据信息,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进行检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是一种常见的临时性故障,多发生在潮湿、多雨天气,发生单相接地后,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两相的相电压升高,但线电压却依然对称,因而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运行1~2h,但是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网长期运行,因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可能引起绝缘的薄弱环节被击穿,发展成为相间短路,使事故扩大,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还可能使电压互感器铁心严重饱和,导致电压互感器严重过负荷而烧毁,同时弧光接地还会引起全系统过电压,进而损坏设备,破坏系统安全运行,因此,值班人员一定要熟悉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必须及时找到故障线路予以切除。
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管理系统就是一种对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进行自动分析检测的处理系统,目前使用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管理系统仅仅实现对配电网接地故障进行检测,再将检测的数据进行传输至管理中心实现对配电网接地故障的时时监测,但是数据传输时缺少监测的措施,在出现数据传输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且缺少与调度管理中心交互通讯,无法及时智能的对接地故障检修任务进行智能化分配,实现快速抢修,实用性差。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分析管理系统,包括:检测采集终端、数据传输单元、监控管理中心、调度管理中心;
所述检测采集终端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检测采集终端分别用于对配电网多点小电流接地故障进行数据检测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数据传输单元与检测采集终端相连,用于对检测采集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传输;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共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与多个所述检测采集终端一一配合使用;
所述监控管理中心用于接收数据传输单元传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获得配电网接地故障信息;
所述调度管理中心与监控管理中心交互通讯连接,且调度管理中心还与多个维护检修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调度管理中心用于获取监控管理中心计算的配电网故障信息并依据配电网故障信息的类型和位置进行分配传输至维护检修终端。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采集终端包括接地故障监测模块和数据预处理模块;
所述接地故障监测模块设置在安装于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中,且接地故障监测模块用于对馈线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并采集馈线运行的故障数据信息;
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本地检测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数据信息中添加本地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实现生成带有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的故障数据信息。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检测采集终端还包括数据储存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
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数据预处理模块中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储存,且数据储存模块还用于对储存的数据进行定期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69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