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缩口竖井的顶管拼装系统及拼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70438.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8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程允;张雷刚;康增柱;李建平;罗晓青;刘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拼装 顶管 顶进 拼装 千斤顶 施工竖井 反力墙 顶铁 设备区 管节 管片 竖井 姿态调整 扩大区 伸缩臂 缩口 台车 隧道 | ||
一种用于缩口竖井的顶管拼装系统,该系统位于顶管始发区域,包含施工竖井和顶管顶进区域;施工竖井包含上部缩小区及下部扩大区;施工竖井下部扩大区内设置千斤顶及反力墙区、顶铁及拼装设备区,以及管片拼装区;顶管的每一管节由多个管片拼装而成,管片通过施工竖井的上部缩小区后,调整姿态,在下部扩大区内完成拼装;千斤顶及反力墙区包含用于顶管顶进的反力墙及顶进千斤顶;顶铁及拼装设备区包含顶铁及位于其内部的管片拼装设备;管片拼装设备包含位主体台车和伸缩臂,以便于辅助管片拼装;管片拼装区用于管片的姿态调整及拼装;管片拼装全部完成并形成完整管节后,通过顶进千斤顶及反力墙将管节顶进隧道内部,完成顶管拼装与顶进的全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顶管相关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缩口竖井的顶管拼装系统及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各个城市的地面建筑逐渐增多,尤其是大多数城市的核心区域,地面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如此密集的地面建筑也给地下结构的修建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城市道路的频繁开挖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顶管技术是一项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一般用于市政工程。由于该开挖方法可不开挖或少开挖,所以施工期间对城市建设影响小,可不阻断道路交通,使得车辆能够正常通行,也可减小对地面基础设施的破坏和影响。所以目前大多数市政工程均会选择顶管法。
传统的顶管法需将工厂预制好的管片运输到施工现场,在工作坑内进行安装,并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顶入土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整段隧道顶进工作。
但此类顶管法的问题在于其施工竖井尺寸较大,施工竖井宽度一般大于顶管管节宽度。当施工沿道路布置的顶管时,导致道路开挖面积过大,经常造成道路阻断,无法通行,在某些交通要道处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困扰。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缩口竖井的顶管拼装系统及拼装方法,仅在道路侧方开挖较小尺寸的施工竖井,无需阻断全部道路,将工厂预制好的分片管片由施工竖井运输至顶管始发区域内,并在工作坑内现场拼装成完整的管节,并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将管道顶入土中。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道路开挖面积,保证施工时地面车辆仍可正常通行;还能节约工期与施工成本,便于安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缩口竖井的顶管拼装系统及拼装方法,在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地下结构的施工期间,不仅可不阻断道路交通,减小对地面基础设施的破坏和影响;还能解决在较小施工竖井内的管片运输和拼装的难题,节约工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缩口竖井的顶管拼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位于顶管始发区域,包含施工竖井以及与之相连的顶管顶进区域;施工竖井包含靠近地面的上部缩小区(1)以及下部扩大区(2);施工竖井下部扩大区(2)内设置千斤顶及反力墙区、顶铁及拼装设备区,以及管片拼装区;顶管的每一管节由多个管片拼装而成,管片通过施工竖井的上部缩小区后,调整姿态,在施工竖井的下部扩大区内完成拼装;千斤顶及反力墙区包含用于顶管顶进的反力墙(3)及顶进千斤顶(4);顶铁及拼装设备区包含用于辅助管节顶进的顶铁(5)及位于其空间内部的管片拼装设备;管片拼装设备的主体台车(6)位于顶铁(5)内部空间,主体台车(6)上设置有伸缩臂(7),伸缩臂(7)能伸出至管片拼装区以辅助管片拼装;管片拼装区用于管片的姿态调整及拼装;管片拼装全部完成后,将管片通过指定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并布置相应防水措施,形成整体的完整管节后,通过顶进千斤顶(4)及反力墙(3)将管节顶进隧道内部,完成顶管拼装与顶进的全部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顶铁(5)外侧包含伸入管片拼装区的钢模板(8),钢模板(8)能在顶管管片拼装时辅助管片定位;所述顶铁(5)内侧包含侧壁管片固定装置(9),该装置能旋转并进入所述管片拼装区,侧壁管片(10)就位后,通过侧壁管片固定装置(9)与侧壁管片(10)的紧密接触,对其进行固定;所述顶铁(5)底部结构上表面设置有导轨(11),以便于位于其上的管片拼装设备整体横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0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